《自然》发表德国研究:强风致旱吹散盛唐辉煌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新华网1月3日电 德国研究人员发表研究报告说,罕见的季风期异常导致唐王朝统治晚期灾荒连连,进而作为引发农民起义的因素之一,加速唐朝灭亡。

德国研究人员格拉尔德·豪格认为,湖泊沉积岩岩心中钛元素含量和磁性是相应历史时期冬季季风强弱的标志。在正常情况下,冬季季风期和夏季季风期交替,在夏季带来丰沛降雨,冬季则相对少雨,气温也在一定幅度内变化。

但在最近1.5万年中,曾3次出现冬季季风过强而夏季季风过弱的异常现象,每次都会导致一段异常寒冷的时期,其中前两次出现在最近一次冰期,最后一次就出现在公元700年至900年,与唐王朝统治时期部分吻合。唐朝统治始于公元618年,结束于907年。

豪格领导的研究团队从广东湛江一处湖泊中提取沉积岩岩心,并根据检测结果推断,公元750年前后,唐王朝开始经历一段相对干旱时期,在这一段时间内,曾不止一次出现以3年为周期的极干旱时期,导致降雨量减少和持续干旱,造成灾荒,进而作为引发农民起义的因素之一,加速唐朝灭亡。

豪格还根据从委内瑞拉卡里亚科地区提取的沉积岩岩心样本推断,同一时期在太平洋对岸中美洲出现的玛雅文明最终灭亡,部分也是由于这一因素作祟。

豪格等人的研究报告4日发表在英国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