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获取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第一套图像

这是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获取的第一套图像

1月12日下午,在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人们在观摩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获取的第一套图像。当日,中国气象局成功获取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的第一套图像,标志着该卫星与地面应用系统对接成功,星地系统工作正常。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于2006年12月8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新华社记者 张燕辉/摄
新华网北京1月12日电(记者刘菊花)12日14时,中国气象局成功获取了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的第一套图像,标志着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与地面应用系统对接成功,星地系统工作正常。
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于2006年12月8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2月13日成功定位于东经86.5度的赤道上空,其观测范围涵盖了整个亚洲大陆、印度洋及西太平洋,可对覆盖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
据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张文建介绍,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与目前正处于业务运行的风云二号C气象卫星共同实现在轨备份,形成双星组网观测能力,这将进一步提高对气象和环境的监测能力,确保我国气象卫星观测业务的连续稳定,增强我国在世界气象组织气象卫星观测网中的地位和作用。
据了解,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由中国气象局负责建设,其主要功能包括卫星在轨运行管理、资料接收、处理、产品存档分发与应用服务。全套系统立足国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中的多项技术和产品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水平。
从获取的第一套图像看,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图像清晰、层次分明、质量优异,反映出我国风云气象卫星研制能力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链接]
现场特写:风云卫星会风云
新华网北京1月12日电(记者刘菊花)12日下午两点整,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运行控制机房内座无虚席,所有的目光都投向大屏幕,那里正在接收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传回的第一套图像。
大屏幕上,色彩显示着地貌变化、风云变幻。从北向南,漆黑的太空缓缓上移,大地忽然神奇闪现。冬季的北极色彩暗淡,白雪皑皑的西伯利亚一片灰白,而被原始森林覆盖的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则是一缕静静的暗白。“从某种意义上说,风云卫星图像也可以用来监测某一个区域植被分布的情况。”担任现场解说的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遥感应用首席分析师方翔说。
随着色彩的流动,方翔介绍说,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双星系统生成的云相态、沙尘、大雾、霾、气溶胶等监测产品将为人工影响天气和大气成分研究提供重要依据。而火点分布、水体变化、植被覆盖、地表温度等信息将进一步增强对森林草原火灾、洪涝、干旱、植被长势等生态环境监测能力。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