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审议机构同意中止“月球-A”计划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新华网东京1月30日电(记者 钱铮) 在30日刚刚结束的会议上,日本文部科学省宇宙开发委员会就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中止“月球-A”探月计划的决定提出报告,认可了该机构中止整体计划但继续开发穿透式着陆器的决定。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本月中旬向宇宙开发委员会报告了中止“月球-A”计划的意向,称由于修理或重新打造探测器费用过高,决定放弃这项已耗时10余年的探月计划。

宇宙开发委员会的报告一方面批评了该机构未能充分估计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导致计划最终失败;另一方面也指出,如果着陆器继续开发成功,并能应用于国内外其他探测项目中,同样有望取得有价值的科学成果。

日本“月球-A”探月计划早在1991年就已启动,其主要内容是在1995年发射月球探测器“月球-A”。这一探测器计划携带两个穿透式着陆器,并在接近月球后将它们发射,用以探查月球内部构造、组成和热状态等。

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表示,着陆器技术难关迟迟未能攻破,致使先于着陆器10余年开发完成的探测器严重老化,以及卫星设计缺陷等是“月球-A”计划被中止的主要原因。

一步走错,日本探月计划全盘“泡汤”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近日宣布放弃已苦心经营10多年的“月球-A”探月计划,原因是这项计划中探测器与着陆器的开发严重脱节,致使探测器严重老化,无法发射。一步走错,满盘皆输,这听上去虽有些“荒唐”,但“荒唐”的背后暴露出日本航天研究领域的诸多问题。 >>点击详细

新闻背景:人类的探月之路

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并于1961年把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之后,人类便开始闯入太空并着手探测月球。

美国和前苏联曾展开了一场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科学技术竞赛。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个探测器,这些探测器或逼近或登陆月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美国也向月球发射了21个探测装置。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在月球探测中取得最辉煌的成果。

1972年美国“阿波罗计划”结束以后,由于探月活动耗资巨大,月球探测一度有所降温。然而,人类还是抵挡不住月球独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诱惑,再加上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进一步探测月球的可能性,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又把目光投向了月球。

美国于1986年提出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并在1994年和1998年分别发射了两个探测器。其中,1998年1月发射的以绘制月球表面地形图、分析月球地质结构和寻找月球存在冰或水证据等为目的“月球勘探者”号探测器,于1999年7月完成使命。

美国还于2006年4月提出一项撞击月球南极的计划。美宇航局希望这一项目能成功找到月球存在水的证据,以利未来宇航员登陆月球并建立长期基地。这一项目将利用美宇航局计划于2008年10月发射的“月球环形山观测与感知卫星”来撞击月球。

对欧洲来说,继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圆满完成使命后,欧洲还计划未来让宇航员登陆月球并分阶段建立月球基地。

目前,中国、俄罗斯、印度和日本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探月计划。有关专家认为,“智能1号”向月球发起的“温柔一击”,堪称人类新一轮探月高潮的前奏。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