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布两项语言文字规范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主持制定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和《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近日由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签署发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自2002年3月31日起试行,《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自2002年3月31日起实施。

现代汉语书面语中异形词的存在,给现代汉语书面语的使用增加了负担,给汉语教学、新闻出版、辞书编纂和中文信息处理等带来了困难,影响了语言交际功能的发挥。为此,教育部、国家语委于1999年开始组织异形词整理工作。规范研制组经过两年多的工作,收集研究了1500多组异形词,根据“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分批整理”的工作方针,选取了普通话书面语中经常使用、公众的取舍倾向比较明显的338组异形词(指完全同音、同义的词语),制定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它根据通用性、理据性、系统性等原则,给出了338组异形词的推荐使用词形。同时还对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一批含有非规范字(即国家早已废止的异体字或已简化的繁体字)的异形词,选取一些影响较大的列为附录,明确废除其非规范词形。这是我国首次制定的现代汉语词汇规范,也是我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的一次全新尝试,定为推荐性试行规范,意在体现词汇规范的柔性原则,重在引导人们更好地使用祖国的语言,而不是简单地对语言使用加以限制。

196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规定了汉字的五种基本笔形及排列次序为横、竖、撇、点、折。由于这一规范对折笔包含的各种笔形的分类、排序和名称没有进一步规定,在中文信息处理、排序检索、辞书编纂、汉字教学等领域应用中仍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为此,教育部、国家语委于1999年开始组织制定《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此次发布的这一规范,规定了汉字折笔笔形的分类、排序、命名的原则以及具体的分类、排序和名称,给出了《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笔形表》。

这两项规范文本已由语文出版社出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