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金属离子含量剧变可能爆发鼠疫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科技日报莫斯科9月2日电(记者王江)据俄罗斯《消息报》报道,为了探讨鼠疫在动物中爆发的原因,俄罗斯科学院进化形态学和动物生态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俄罗斯里海沿岸、图瓦、阿尔泰边疆区和滨海边疆区的黄鼠、沙鼠及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了长年考察。他们发现,当上述地区土壤中的钛、铁、钴三种金属离子的含量,在原因不明的情况下迅速增至正常水平的3倍时,黄鼠和沙鼠中便会爆发鼠疫。

据该研究所专家罗特希尔德介绍,当上述地区土壤中的铜、镍、钒三种金属离子的含量,急剧降至正常水平的1/12,而其它金属离子含量仍保持正常时,鼠群中同样会爆发鼠疫。为验证所获得的发现,科研人员将上述地区的部分啮齿类动物放入了实验室的模拟野生环境中,并长期喂食铜离子含量很高的食物。然后,再将这些啮齿类动物移到鼠疫杆菌极为活跃的环境里。结果表明,上述啮齿类动物均没有患鼠疫。

专家指出,新的发现说明土壤中某些金属离子含量的剧烈变化,有可能会增强鼠疫杆菌的活性,从而导致在啮齿类动物中爆发鼠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