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里化学合成甜味剂添加过多
今年“3·15”前夕,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的抽样检查结果更表明,在广西销售的国产食品饮料中,甜味剂使用不合格的已超过一半。
去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题为《糖精毒害,不可低估》的当年第2号消费警示,据这份文件测算,我国的糖精使用量相当于发达国家正常使用量的至少14倍。
不合格商品的主要问题是:化学合成甜味剂加得太多。
抽查中,有140种商品因过量使用被判为“不合格”,占不合格商品的71%,有的超标达24倍。
商品不合格的原因还包括超范围使用甜味剂、隐瞒甜味剂使用情况。
国家禁止在糖果、婴儿食品等产品中加入糖精钠、甜蜜素,但部分生产商仍然违规加入。国家规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必须标明食品中添加剂的具体名称,但有58种产品使用了甜味剂却未在配料表中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