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暴跌的主导
谁是暴跌的主导
方泉
“黑色星期二”的当日,笔者与一位执掌数百亿资金的投资公司老总和一位著名的资本专家反复讨论、寻找如此暴跌的真正原因。他俩总认为一定有我们“能力圈”不及的市场外的原因,比如台海局势等等。他俩都是参与市场十数年的资深人士,他们对这种大盘莫名其妙整体跌停的市道也都“看不懂”。
收市后笔者与几家基金交流,他们讲,下午看趋势不对便重手减仓,而且减的都是基金集中度高的大盘绩优股……如此,大盘当然会跌停(80多只飘红的,再有几百只跌5%的ST股),大盘当然会叫老江湖们“看不懂”。
笔者在节前一周的文章里主张“满仓过节”,在节前周末的文章里提醒“笑容已泛黄”——除了笔者本身的分析判断之外,还了解到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几乎都是重仓,有些基金甚至配满了额度。大家都认为节后得上冲3500点,在猪年开市前一天晚上北京投资圈二十几人的聚会上有人喊出这轮的高度会到4000点。因为大伙儿都重仓,大伙儿都不反对这样的论断。
周一低开高收,形态特扎实、特健康。周二上午没有延续上冲,重仓者无论机构还是个人大户凭经验也会减仓,你减他减我也减,便减出了100点,而跌过100点后便苗头不对,这时饱受排名之压的基金经理们就要比谁出手快,谁出手重了……
开放式基金占流通市值的份额已经三分之一了,而它们所服务的对象是普通百姓,普通百姓总体上一定是追涨杀跌的。涨的时候普通百姓会排几小时的队申购基金——尤其是你还限定单只基金的申购总量;但跌的时候,普通百姓会排更多小时的队去赎回基金,因为恐惧总比贪婪动能更大。于是开放式基金的经理们在排名压力之外,又添上了更沉重的赎回压力,于是他们明明长线看好的品种也得被动减仓。而一旦普通百姓们排那么长时间还赎不回基金的现象出现,便是一种社会问题了。因而,我们说开放式基金的举足轻重的市场地位一旦形成,也自然就成了助涨助跌的力量,再理性的基金经理也一定会被基民们牵引着坠落成与一般散户一样的追涨杀跌……
这便是这轮暴跌的主要原因,不然何以解释次日“辟谣”后上涨109点后接下一日又跌去84点?这便是“老江湖”们看不懂的新问题,也便是我们在今后的行情发展中一定要考虑进的新因素。比如笔者一直认为最近两次的急跌都不算是有效的调整——照过去经验,调整一定是有足够大的幅度和足够长时间的,但也许已今非昔比的市场可能就是以这种反复急骤震荡的方式完成调整。年报已出150多家了,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上升30%以上很快就会形成共识;接踵而至的季报又会使市场整体市盈率再降一个台阶,至少钢铁股和券商股会让大伙儿喜出望外;而“小非”的集中释放也会在4月份考验市场的承受度。因而“五一”之前,这种剧烈震荡的市况还会反复持续。大盘是否会以剧烈震荡的形式完成所谓调整呢?
解决开放式基金助涨助跌作用的根本手段,还是要大力发展私募基金在内其他主体和特性不同的机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