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应如何理解 - 郑张尚芳

王朝娱乐八卦·作者佚名  2007-02-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论语·阳货》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有人说,是孔子歧视妇女,把女性与厮仆一般看待。对这句话,旧有种种不同理解。但如果这表现孔子歧视妇女,那么岂非连他母亲和夫人也是难养的?

为了避开这一难题,有人则特地把“女子”改读为“汝子”,说这是对有些学生说的,但是那又岂非更把这些学生跟厮仆一般看待了?

依我看应该这样理解:

“子”古义为孩子,此句“女子”即指女孩子。

《诗·斯干》:“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宋芮司徒生女子,赤而毛。”

《礼记·杂记上》“女子附於王母则不配”,郑玄注:“女子,谓未嫁者也。”

这些语例的“女子”也都正指女孩子。女孩应是“女子”的古本义,“女子”指妇女倒是后来的发展。

古代“养”字除“养育、奉养”外,还有“调教、教育”义:

《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礼记·文王世子》:“立太傅、少傅以养之。”郑玄注:“养者,教也。”

所以这仍然是从教育的角度说的,只是说孔子觉得女孩子、厮仆辈调教起来比一般人家的男生另有难度,如此而已。

这却表明孔子真是“有教无类”,不但教平民,连女孩子、厮仆也教过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