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如蜂巢,下无透窍,故吸之则满,呼之则虚”怎么理解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1-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医贯·内经十二官·形景图说》“喉下为肺,两叶白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巢,下无透窍,故吸之则满,呼之则虚。”能详细的解说一下不?

这段话的出处不在《医贯》,赵献可是引用的,李中梓《医宗必读》中也有记载,就比他早了50年。其实这是华佗的语录,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说的非常明白。

原文为:“肺叶白莹,谓之华盖,以覆诸脏,虚如蜂窠,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浊之运化,为人身之橐簦”。

它形象地说明了肺的生理功能,试解如下:

肺在体腔内位置最高,覆于心脏之上,故称“华盖”,解剖学认为,肺的支气管到肺内分成很多支气管树,最后又分成细支气管,细支气管再不断分支,末端为肺泡所代替。就像蜂窠那样清虚,下面没有可以通过的窍穴,“虚如蜂窠”形象地说明肺的这一构造特征。肺司呼吸,吸之则满,呼之则虚,通过一呼一吸往来自如。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吸进入体内,体内的浊气通过肺呼排出体外。肺为宗气之化源,主司清浊之运化,就像是人体内的一只风箱。

谓之华盖,以复诸脏,

复通覆,覆盖的意思,肺在脏腑中的位置最高故称华盖.

其他的都是在说肺脏的形质,找本解剖学的书来看就知道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