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航母:海上航空中继站
目前,我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各型作战飞机都必须依靠近海机场才能对台湾空域进行覆盖,但是,由于航程有限,我军空中力量将无法对远海的目标进行打击(除非采用自杀方式),那么如果美军的航母多在我们岸基飞机的航程之外,我们就只能望洋兴叹了!,海上力量中最有战斗力的现代级驱除舰所携带的SS-N-22型反舰导弹的射程只有180公里左右。这导致我军水面舰艇必须深入美国航母打击范围900公里才能发射导弹。虽然我军已有4艘,不过由于防空力量薄弱,几乎没有突防可能!所以我军必须拥有非岸基空中力量,对水面舰艇提供空中掩护并对敌舰发起空中攻击。
航母是一种选择,但是航母的目标大,造价太高,建造周期长,且为了与美军抗衡(届时,美军至少会出动4~6艘航母)我军航母(4~6万吨级)必须至少达到4艘的数量,况且我军作战地域为近海,航母机动范围严重受限!
所以,我便提出以下的这种航空中继站的设想。(以下简称海航站)
1.海航站长450米,宽20米,水上排水量18000吨,水下排水量22000吨。
2.海航站可进行纵向折叠,折叠后的长度为150米。有一个3层可升降式舰岛,一套其妻球式雷达站。雷达站可以升至海平面300米。4个脐带式防空导弹发射平台。
以下是海空站的各个分系统的介绍:
1.指挥控制系统
该系统为海空站的舰岛,舰岛三层为舰长室和雷达站(可升降)。二层为作战控制室。一层为航空调度指挥室。
2.动力系统
该系统由一个可旋转的喷水推进器,一台6万马力的燃气发动机构成,可是海航站以20节的速度航行。
3.武器系统
该系统由4个脐带式武器站构成,每个武器站上有4个发射单元,每个发射单元配有一枚远程防空导弹或2枚近程防空导弹。
4.航空起降系统
该系统由拦阻绳,加油系统和起降指示系统构成。加油系统载航空煤油1162吨,舰体中包含48个储油单元,每个单元可以容纳30立方米的燃油,另外,还有12个其它储藏单元。
5.侦查与火控系统
该系统由一套球式雷达站和4架无人侦察机系统以及1部卫星接收天线构成。
球式雷达站由一支硬式大型可充气式气球为平台,有相控阵雷达天线覆盖表面。该站可提供半径300公里内的情报和战况,并为武器系统提供制导。
海空站的优点:
1.造价低,建造周期短,工程难度低。
2.隐身性能好,由于浮出水面时水上部分只有1米,故难以被发现。若遭敌袭击,可迅速下潜至水上部分全部没入水下。这样,敌人发射的导弹将无法寻的目标。
3.自卫能力强,又有4座武器站和一部悬浮式雷达站(无人的)使敌人空中力量很难突防。
4.活动范围合适。由于吃水只有3米,所以活动范围几乎不受限制。
海空站的作战方式:
海空站自身没有载机,所以他不需要机库和什么维护设施,它的作用只是未飞抵的战机加油、补充弹药并提供情报职员甚至可以指挥。
岸基飞机从沿海机场起飞,到达海空站后加油,然后再起飞作战。
如果以战斗机航程2200公里,作战半径1000公里计算,那么,有了海航站后,我们的作战半径可以到达3200公里,可以覆盖整个西太平洋沿岸。轰炸机可以随时轰炸第一岛链内的任何一个军事基地!
缺点:航速较慢。没有独立作战能力(不过我们并不需要全球作战能力,我军未来的作战范围,我认为也就局限在西太平洋地区,所以这个问题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的设想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大虾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