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同寻常的武装押运,中国武警官兵路遇“跟踪者”

他们在新疆哈密经历当地五十年一遇的大雪,但执勤战士一点不敢马虎!
之所以不同寻常,是因为这是一次高度机密的押运任务,连他们也不知道押运的是什么;
之所以不同寻常,是因为这次押运任务严峻的挑战性,挑战武警官兵意志极限、生命极限。
然而,他们完成了,圆满顺利地完成了这次长途武装押运任务。
现在,我们不妨先点击一下这次押运中的关键词:长度:武警上海总队近年来最长的一次汽车押运,行程万里;温度:从零上20度到零下20度,官兵经受了最大的温差变化;高度:从平原到高山到盆地,高度差比5000米,他们可谓爬上爬下;难度:一次比蜀道还难的道路行走,他们最少时一天只能行走20公里;满意度:从用兵单位领导到部队官兵,都向担负这次押运任务的官兵竖起了大拇指。前不久,武警总队通令嘉奖了押运官兵。

车内温度表显示室外温度零下17.7度
1、启程
去年11月的一天,上海依旧暖意浓浓,天气预报最高温度20度。就在这一天,武警上海总队五支队的6名官兵,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他们将为特殊产品赴新疆长途汽车运输执行押运。
临行前,支队首长亲自来为官兵送行。带着重托,官兵们开始了漫长的五千公里西部押运之旅。
前两天的押运并没有让官兵们感觉到太多的困难,然而车队越往西走,官兵们就越发的感觉到这次押运任务与以往的不同。
从陕西往甘肃走的路上,天气开始越来越冷。押运小分队的官兵大都是南方人,他们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寒冷将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威胁。然而,到了甘肃之后路途变得越来越险峻,押运车队走的盘山道。带队的副参谋长宋晓兵告诉我们,不看别的,光从地理的名称上就能看出来:牛背川、乌梢岭。
一天,车队经过的地方有连续14公里的下坡路,加上前一天小雨夹雪之后路上都有结冰,押运官兵心里都很紧张,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驾驶员,他握着方向盘的手都已经冒汗了。官兵们能感受到,车是一点一点地向前爬的,14公里的路程竟用了两个小时。
路越来越难走,产品押运车队里的气氛开始变得紧张起来。每个人都开始暗暗地为这次押运捏了一把汗,大家不知前方会发生什么。

车队在荒无人烟的高原上“行走”
2、路遇跟踪者
车队行进第四天的时候,班长曾庆余向宋晓兵报告,发现有人跟踪。其实,宋晓兵早也意识到有人在跟着他们,他们车子停在哪里,那人的车也停在哪里;他们在哪个宾馆留营住宿,那人也在哪里停下来;他们在哪里吃饭,那人也在哪里吃饭。
第五天的时候,宋晓兵就主动与那人搭讪,主动问他去哪里,到这个地方干什么。那人倒也热情,告诉宋晓兵,他们是北京一家报社的,是到西部采风的。
尽管得到了对方的回答,但宋晓兵心里还是不踏实,他连夜与总队取得联系,请求他们核实这些人的身份,由于刚好是深夜,总队无法明确,这让宋晓兵一夜难眠。
第二天早上总队打电话过来证实,他们是确是北京某报社的。这个时候,押运官兵心里的石头才落落了地。
事后,曾班长告诉我们,那天晚上看这些人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像个坏人;现在回过头来想想,确实像个记者。宋晓兵开玩笑说,你这是“疑邻偷斧”。

押运中小憩一会儿,还要把钢枪拒在怀中
3、开门不做生意的饭馆
总是听人说,饭馆是开门迎客,生意兴隆,但也有开门不做生意的。但准确的说,饭馆仅是没有做押运官兵的生意。这让官兵们很是郁闷。
押运第五天,车队从酒泉出发,在陇西大地上飞驰。西部的土地是广袤的,然而对于官兵们来说,这种广袤却多出一分寂寞的味道来。到了甘肃西边,路两边的人烟越来越少,除了集装箱的大卡车,其它没什么车辆,越往西边走,人烟越少。
在西部人烟稀少的土地上,战士们想吃上一顿热饭菜也成了一种奢望。那天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官兵们本来是打算继续在车上吃面包喝矿泉水,但是一起同行的地方领导跟他们说,天气太冷了想找个地方吃点热饭。但是车辆在路上开了一个多小时没找到饭店,最后在一个地方看到一个小餐馆,他们停车然后高兴地下去准备吃饭。但是那个餐馆的老板说,你们人太多了我们不卖给你们;如果卖给你们的话,我们后面的生意就没法做了。最后,官兵们还是上了车继续啃面包。

战士郑小华押运中过生日
4、特殊的生日许愿
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下车采购生活必需品。那天一大早,宋晓兵和战士王耀生一起采购的时候,小王告诉他,今天是战士郑小华的生日。
官兵都深知在执行任务中过生日特别有意义,纷纷提议,要好好地为郑小华庆祝生日。宋晓兵特地买了一个大大的蛋糕和五颜六色的生日蜡烛。
在简单的生日会上,大家谈论得最多的还是第二天闯关的事情。最后是郑小华许愿,只见他很虔诚地捧起双手,闭上眼睛,许下一个心愿。等他吹灭蜡烛后,大家都问许的什么愿,他狡黠地笑了笑说:“保密,说出来就不灵了。”
第二天,押运官兵面临一场重大挑战,闯星星峡。天还没亮,押运车队就起床开始准备起来。被积雪和堵车滞留了五天的车队又要启程出发了,最严峻的考验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星星峡是在他们途中经过的一个特别险峻的地方,让押运官兵感到特别难过的是这里特别冷,大概有零下20度左右。
按照预定计划,车队早上10点钟左右达到了堵车地段,公路上堵塞的车辆一辆挨着一辆,由于路面狭窄,往来的车辆已经占满了整个路面,许多车辆已经被困在这里两三天了,现场一片混乱。
没办法,押运官兵只能下来当了一回交通协管员。说起当时的情景,宋副参谋长还有一点着急的样子。“当时地方的驾驶员根本就不听你的,我们声嘶力竭都没有用。后来一想我带了一个哨子过来,我就吹哨子,结果我一吹,真管用。把这些睡觉的、在旁边跟别人聊天的驾驶员全都叫回来了。有的车子该往后面退的我们叫他往后面退,该往前面进的往前面进,结果我们利用他们向后退向前进的空间,S型地穿过一个一个的事故车辆。”
过了星星峡,大家还没有忘记小郑的生日许愿。这时,他才郑重地告诉大家:我的愿望就是顺利闯过星星峡,把产品送到目的地。
其实,郑小华的许愿代表了大家共同的心愿。
经过300多个小时的日夜兼程,押运小分队的官兵们经过万里长途跋涉,经历了从未有过的严峻考验,用自己的一腔热情和无限忠诚,在西北大地上划出了一道漂亮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