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鸟巡航导弹2007年正式部署?
中国很早就对巡航导弹的应用价值进行论证并得出惊人的结论,因而中国在1982年就成立了“低空掠面导弹工程组”,并将此划归于战术核武器投掷载具,至今整个计划已实施二十三年。当时中子弹即将研究成功,而低空掠面导弹是一种良好的载具。海湾战争中巡航导弹的高效表现,更加振奋了“低空掠面导弹工程组”,此后中国加快了研究与布署。
N1即“红鸟一装备型”:分为A型和B型,其中B型为空射型,94年装备。N1长6米,重1.2吨,射程650公里,可装核战斗部,速度0.75马赫。采用惯性制导+GPS修正+电子地图(1994型)+电视修正或微光电视制导(1994夜间型)。H-6D可挂载两枚做战术巡航。
N2即“红鸟二增程型”:1995年装备军队,射程增至1800公里。该弹长8米,重1.4吨,采用与N1相同的制导方式,2002年以后精度达3米,速度0.9马赫。有N2A和N2B和N2C型,分别对应陆、空和潜射型(N2C航程缩短为1400公里)。
N3即“红鸟三装备型”:射程3000公里,速度0.9马赫,重1.4吨,2002年以后精度达到2M+/-30%。有陆、空、潜三种型号,1998年部队验证并少量装备。
最新的N2000型末段超音速隐形巡航导弹在研,射程增到4000公里,2005年已经技术固定。
作战辅助系统:陆基型采用红岩军卡底盘、倾斜闭合发射方仓,95年开始采用弹射垂直发射系统,可同时发射四枚不同任务导弹饱合攻击。此垂发系统已在039A上成功应用,并将移植到091、093核攻击潜艇上。
目前正在做的天-空-潜数据链系统(04年,我国水下全球定位系统的精确度达到亚米级,见后)。
高精度抗干扰的全数字导弹系统:
1、“3星北斗”升级到“北斗2代”导航系统(一期12颗星座)。
2、地球高清晰全数字地图、全数字海图。
3、多种接口API模块。
4、数字无人侦察机配合实现精度攻击。
5年目标:N2000成为全球攻击能力的补充。
附件:我国高精度水下定位导航系统研制成功(2004年)
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5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套水下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在水深45米的水域,该系统的水平定位精度达到5厘米,测深精度为30厘米,将过去传统水下定位精度提升到了亚米级。
水下GPS(全球定位系统)是国际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水下定位高技术。用于水下目标跟踪和定位、水雷对抗、水下搜救和水下哑弹爆破等。
我国研制的水下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不仅可以从水上对水下目标跟踪监视和动态定位,还具备水下目标导航、水下目标瞬时水深监测等功能,与国外同类系统相比有所创新。
这种新一代水下“指南针”,如同陆地GPS代替传统大地测量技术一样,将开辟海洋测绘和海洋军事技术的新纪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