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国空军选择8Ⅱ作为近期主力战机的答问
我的《中国空军为什么选择歼-8Ⅱ作为中国近期的主力战机》一文发表后,没想到在网上受到广大网友的热烈反响,大多数网友对我能给歼-8Ⅱ型战机在我国空军中确立一个公允的地位表示理解,但也有一部分网友对我的论点提出意见和反驳。我认为,因为个人所处的位置的不同,接触到的资料不同,所以对事物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从来不把我的意见强加到广大网友头上,我只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把我所收集到的资料略加整理,提供给网上亿万关心中国空军的网友参考而已,是否正确,让事实说话,让时间说话,让未来我们所关心的中国空军在战斗实践中的表现说话。下面,我将两天来,广大网友在各个军事论坛反映的疑问做个总结,用我所收集的资料,看能否解决网友们心中的疑问,为中国空军的建设、成长,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一歼-8Ⅱ能够超音速巡航的问题。在广大网友的回贴中,就这个问题争论的最激烈。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最好解答的问题。因为凡是有一定资料积累的网友都能解答这个问题。
据我所知,在过去研制的飞机中,有这么多种飞机可以作超音速巡航,其中有:美国的SR-71侦察机及其由它改进而来的A-12超音速攻击机;前苏联的米格-25战斗机和侦察机;米格-31战斗截击机;欧洲的“协和”号客机;前苏联的图-144客机。上述飞机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我就不多说了,但是还有两种飞机可以超音速巡航,我看许多网友就不一定知道了。这就是英国已退役的老式“闪电”型战斗机和新加波在80年代初用美国比较先进的发动机改进的美制A-4“天鹰”式攻击机。后面两种飞机,都能在飞机不开加力的情况下,以马赫1.1至1.2作战斗巡航。所以,美国虽然把“超音速”巡航作为第四代战斗机的一个重要标志,但也不是什么非常难达到的指标。
广大网友可能会关心,一架飞机,要有什么特点,才能具有“超音速巡航”这个能力呢?根据我掌握的情况,有两个关键指标能达到,就能使飞机进行超音速巡航。这就是:1飞机的气动阻力要小;2飞机发动机的喷气速度要快。这两条达到了,飞机就能够超音速巡航了。有网友还说,飞机的推重比要高,这也是个条件。这个条件我倒不这么认为,因为著名的SR-71侦察机的推重比才达到0.3、米格31战斗机的推重比才0.7、图-144及协和号客机的推重比才不到0.3,但它们都可以进行2马赫以上长时间的超音速巡航。
我们再回过头看歼-8Ⅱ飞机,这种飞机的气动布局是从米格-21演变来的,而米格-21是全世界航空专家公认的气动阻力最优秀的战斗机。根据我的资料,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曾有两架歼-7战斗机,因为空速管阻塞,造成速度表显示不准,在不知不觉中,将歼-7飞到了马赫2.5这个惊人的速度,造成了飞机的空中解体,而上世纪70年代我国的歼-7发动机还是非常落后的,最大推力仅5100公斤,和目前最新型的歼-7G战斗机的不加力最大推力相比差不多,可以想象,优秀的气动力外型,再加上推力强劲的发动机,这些都为歼-7、歼-8这样的飞机能够超音速巡航,打下了物质基础。下面,我们再谈第二个问题:歼-7和歼-8两种飞机的发动机,具备能够使飞机进行超音速巡航的喷气速度吗?
其实我们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有生活中的经验可以作为解释。譬如说,你在花园给苗木浇水的时候,为了给远处的花木浇水,都会不自觉地捏紧水管的喷嘴,这样,当水管流出的水因为受到压力加大的影响,所以就喷的远了,这是因为当你捏紧水管时,造成水流的速度大大加快了,所以自然喷射的距离就远了。拿这个例子解释飞机发动机,当涡喷式发动机尾喷口能够比正常缩小一些,而发动机的转速加快一些,自然喷气的速度就加快了。那么,我国战斗机能够根据飞行的需要,及时调整尾喷口的大小吗?广大网友可能已经在前年看到我国新华社发表的一篇文章,介绍中国某发动机公司,研制成功“数字化尾喷口”调节技术,当这个技术投入使用后,使我国战机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了什么提高?当然是节省油料,提高了飞行距离。还有呢?自然是可以根据作战需要,调节尾喷口,在飞机不开“加力”的情况下,使喷气的速度加快,使战机达到超音速巡航的目的。我们国家花钱、费力地研究这个“数字化尾喷口调节”干什么?广大网友可能都清楚了吧?
另外,我国安装在新型歼-8Ⅱ战机上的“昆仑”发动机,本来就是“世界上单位迎风面积推力最大”的发动机,也就是发动机的最大推力除以单位迎风面积的比值数在所有已知世界上所有喷气发动机中排名第一,这说白了就是发动机的喷气速度世界第一,才能达到这个指标。换句话说,用于目前歼-7和歼-8Ⅱ战机的发动机的喷气速度本来就超过了美国SR-71、前苏联米格-25飞机的最大喷气速度,所以,只要我们的空军提出了要求,飞机制造厂愿意,都可以让它们进行超音速巡航。而我国的歼-10和“枭龙”由于采用喷气速度更慢一些的进口涡扇发动机,要实现超音速巡航可能难度更大一些。
二我国的远程空对空导弹能够安装“相控阵”雷达寻的头和“每秒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吗?许多网友对我文章中描述的我国巡航导弹的技术表示怀疑,还有的网友说,就是美国最新型的阿布拉姆斯3C型导弹,至今也没有使用“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在这里,我提出更正:美国的阿布拉姆斯3C导弹本来就是使用超小型的相控阵雷达寻的头,这个在我国的许多兵器杂志中都有报道,而且还有图片。另外,我国的微型相控阵天线也在某展览会上展出过,希望广大网友多关心过内外的军事新闻,就可以不间断地获取所需的资讯。另外,所谓每秒1亿次的超小型微处理机安装在空空导弹中,早已不是新闻。而且这个档次的芯片都大批进入寻常百姓家了,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看看现在世界科技前沿,各国都在研制每秒多少亿万次的计算机,所以这个我就不原解释了。我国的新型空对空导弹如果不安装抗干扰性强的相控阵雷达寻的头,能够突破美国空军的强烈电磁干扰吗?原来的“单脉冲”寻的头,还能突破美国空军的防线吗?这些我不说大家也应该清楚。
三新的歼-8Ⅱ能够达到马赫2.5这个最大时速吗?许多网友提出了这个问题。其实,大家都知道,战斗机飞到这个速度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事情了,在过去40多年后,现在各国的空军已经不再追求这个飞行速度,所以歼-8Ⅱ飞到这个速度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新闻。中国飞机行业也不把这个指标当成什么“里程碑”来突破。但根据目前歼-8Ⅱ的动力和气动情况,突破这个指标应该没什么问题。
四如果歼-8Ⅱ在和具有相同武器系统的美军先进飞机作战,还能发挥“掠袭”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去夺取胜利吗?许多网友看了我上篇文章,都会提出类似的问题。因为篇幅关系,我没法长篇大论地谈论各种空战情况。但技术的发展,使过去中远程空对空导弹容易被战斗机摆脱这种情况在未来是越来越难了。就拿美国最先进的阿布拉姆斯3C导弹来说,这种导弹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迎头攻击和尾随攻击的距离差过大,譬如,它的迎头攻击敌机的距离可能有80公里,而尾追敌机攻击的有效射程才20多公里,所以,这个60公里的距离差,给了敌我双方一个“打了就跑”的逃逸机会。假如,敌我双方都使用这种类型的导弹进行空战,都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可能谁都打不下来谁,这时就出现了一个严重问题:如果这样,美国怎么利用空军去夺取战场的主动权?而没有主动权,美国怎么能赢得战争?而我国空军由于有了大纵深的防御体系,战机空战进可攻、退可守,就能够有效保护我们的地面和海上目标的安全,粉碎美军企图利用空军掌控全局的野心。并且,我们空军有了这样的能力,也使以航母和岛链为进攻核心的美国军队暴露出远离家园的窘境,到时哪有那么大的纵深可以转移呢?怎么去保护那么长的补给线呢?又怎么去夺取战争的胜利呢?所以,这就给我国空军使用新老搭配的空军力量,配合弹道导弹的进攻威力提供了一个经济、可靠的战略保证。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军事爱好者,我的文章能有这么多网友关注,使我很高兴。我一定努力搜集,争取拿出更多的作品以回馈广大网友的关爱。再次给大家问好!祝大家事业有成!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