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走向太空而不是走向航母
最近由于神六的成功又引发了新一轮有关要航母还是要飞船的争论.也看到了很多人的帖子,就此发表下我的看法.
航母也好飞船也罢,都要从他们在国防安全的地位来说,更要从时代的发展趋势来说.
首先航母自第2次世界大战起一直海权争夺的核心力量,不管是军事威慑还是直接参战他都表现得异常出色.以美国航母为例,战后其航母舰队出入世界各大洋,维护着美国在全球的利益.这是有目共睹的.
其次飞船是国家航天的核心,也是国家制太空权的核心力量.而目前国家的信息更多的是通过太空(如天气预报,航海定位,照相侦察)或者由太空转送来的(如民用军用通信),因此制太空权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制信息权.
这里就牵扯到2个概念制海权和制信息权的问题.到底哪个更重要呢.
众所周知,军事斗争的战场和形式和人类生产力水平相一致的.封建时代以陆路交通为主因此也称大陆时代,固战场的主要争夺在于陆地,攻城略地成为主要形式,而冷兵器成为了他实现目的的主要武器.自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就形成了,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海外的原料,市场,资本而在海上展开争夺,其主要形式则是海战,从近代的英西战争,英荷战争,到1战2战时德国对英国的破交战和太平洋战场的美国潜艇战都证明了海权在国家发展中核心作用,番是获得海战胜利的国家都建立了有利于本国的世界格局.而航母成为了国家间争夺海权的利器.这就是航母的历史任务与历史使命
而时代的发展又把我们推倒了信息化,信息化时代下的信息化战争的战场又在哪里呢?它即不在陆地也不在海洋而在太空,太空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快截的媒介.因此未来各国在制信息权的争夺主要将表现在制太空权的争夺上,飞船作为人类连接地球与太空的载具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我们又应该看到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从工业时代步入信息时代,因此战争的形式即非完全的机械化也非完全的信息化,而是信息化与机械化相结合相协调的形式.信息化武器作为下一个时代的主战武器已初见端倪,而机械化武器作为上一个时代的主战武器也还有用武之地.在这样一个2个时代交替的时期如何用信息化结合机械化就成了一个问题,而且究竟哪个优先发展也成了一个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都主张用信息化改造机械化,即用信息化武器提升机械化武器的性能.
我国是一个半工业化国家,军队建设也处在半机械化水平上,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国家是在没有完成工业化的前提下开始信息化的,我们的军队也是在没有完成机械化似的前提下开始信息化的.究竟是先机械化还是先信息化?这是关系军队和国家命运的大事.而事实证明了国家战略眼光的高瞻远瞩.
飞船作为信息化的代表得到优先发展是正确的,这符合我国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也符合我国的国情.相反如果我们将有限的资源先投入航母建设,等我们的国家实现工业化,军队实现机械化后,其他国家已经实现信息化了.我们将永远跟在别人后面.
我在从现实角度来分析为什么我们不优先建造航母的原因.
航母作为远洋作战的武器平台,根本不适合在近海使用,在台海作战,东海作战,南海作战根本无须航母.航母作为投送武器应该更具有全球性比如中东地区,拉美地区,非洲地区.而就目前我国权利和主要任务依然是在1000海里范围内,因此建造航母时机不成熟.就好比本来用手榴弹可以解决的问题干嘛非要用原子弹呢.
从技术角度讲包括航母在内的很多其他机械化武器都需要信息化支持,否则未来是打不赢拥有拥有信息化支持的敌人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航母在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台湾问题前是不会建造的.
从上面的我们可以发现是信息化时代呼唤我们走向太空而不是走向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