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中游骑:歼8II的经典战术
我们首先需要建立5个战场假设:
1、战役区域为东海海域。
2、我方参战机型为歼8II、SU27(30)。对方参战机型为F15、F4。
3、在“一对一”的理想空战模式下,我方逊色于对手。我方R77、PL12与对方AIM120C有效射程相当,但毁伤概率逊色于对手。
4、我方参战3代机数量于对方相当(但歼8II、F4数量未计入在内)。
5、双方均有完善的C4I系统,战场双向透明。
东海上空,双方在海面力量接触之前首先进行激烈的制空权争夺。双方态势为:SU27(30)机群与F15、F4混编机群升空并完成编队,飞往交战区域。歼8II以惯用的多方位、多批次的小编队高空高速出击,以率先接敌。在高度优势和速度优势下,歼8II的PL12及R77射程应略大于对方。在数据链的引导下先敌开火,且PL12、R77首先进入主动导引阶段。歼8II随即返航高速脱离。
这时,F15编队有两种选择:要么带着满身的负载机动以摆脱追踪。要么以120回击,但在尾追状态下几乎没有命中率。
于是F15队形大乱,在刚刚规避过一批PL12后,又有不同方位歼8II射出的R77进入主动段,于是再次进行规避。数量众多的歼8II小编队不厌其烦地在不同时间、方位对F15编队进行拦射。而疲惫不堪的F15编队的损失开始上升,但歼8II的骚扰却愈演愈烈,F15编队进入了欲战不能欲罢不休的尴尬境地,队形混乱的F15开始出现崩溃的苗头。
此时我高空以逸待劳的SU27编队在猛烈的PL12突击后,迅速转入追歼溃败的F15过程。待SU27肃清残敌之后,歼8II前出“将军!”威慑对方的E767并迫其后撤退出战场。同时SU27对海面上慢吞吞的E3反潜机和中继直升机进行“猎鸭”。
制空权到手后,SU30对“十十”舰队进行首轮反辐射打击。FBC1进行第二轮反舰导弹突击。
在预定海域待机的我方潜艇对“十十”舰队进行第三轮突击。我水面舰艇编队最后发起总攻——“十十”于是樯橹灰飞烟灭。
细心一点的朋友应一定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不错,其实就是蒙古人的战术!论单兵一对一的较量蒙兵根本不是西方重甲骑士的对手。论部队实力是3万蒙军对十一万联军。
但在方圆百公里的战场上,大量机动灵活的蒙军游骑反复对阵型严整的联军进行弓箭骚扰,到对方忍耐到达极限的时候,联军开始出现溃败迹象。此时蒙军的正规“重甲骑兵”发起决定性的突击,于是联军大败。
时代不同了,但思想永恒。取长补短永远是取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