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大建设发展方向的思考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无论是海洋资源还是保护海上贸易或维保护我国在海外的利益,都需要一支与之匹配的远洋型海军。而就目前我国的经济、科技、国防实力而言,这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在今后十年,海军建设的重点在哪呢?
1、加强海军航空兵建设。由于没有航母舰载机提供的空中支援,就海航来说,可以在近海以及第一岛链外提供空中掩护的机型并不多,也就是航程不足的歼82、强5、FBC1和少量的苏30(轰六因性能原因不在其中)。而从马六甲海峡直至西太平洋,或南下至印度洋,海航并不能提供足够的空中支援力量。因此,在未来十年中,海航建设的侧重应该是将落后的强5逐步退役,改进现役FBC1(换装发动机提高航程、改进航电、进一步综合武器系统提高打击能力),实现苏30完全国产化、并保持足够的数量,配备歼10????。以此在航空兵的作战半径内,为舰队提供一定的局部区域防空能力,提高舰队生存力。
2、建造大型的、远洋型的舰支,并提高整个舰队的区域防空、反潜、对舰(陆)打击能力。大舰是国际流行的军备发展方向,较大空间可以提供足够的武备,使之具有多功能,同时改善人员居住环境(这一点对于远洋任务而言很重要),并便于日后系统升级改造。而我国海军现役的旅大级、旅沪级驱逐舰,吨位较小、其对舰攻击能力有限、反潜不足、防空能力薄弱(海红6、7无论是射程还是防御类型,能力都不足),不足以执行远洋护航或作战任务。
从最新建造的“大舰”来看,军方也逐渐在解决这个问题。但购进的“现代级”虽具有强大的反舰能力,可防空依然薄弱是其弱项;167、168是带有实验性质的船只,除去吨位,从武备上可以看出其性能与旅沪级并没有质的提高(改造后的性能另当别论)。169到170、171则注重了单舰的区域防空能力,这是个可喜的现象。
3、改进水下舰艇,提高战术、战略打击能力。常规潜艇故且不论,091和092除了数量上的劣势,其性能也已经严重落后,那么加快093、094建造进度已是当务之急。从前几日发射巨浪2的消息来看,094应该海试的差不多了。巨浪2的射程据传是8000公里,从近海发射并不能覆盖霉国全境,因为战时出海口被封死的可能性极大。并且可数量呢?按照正常需求计算,应该是一艘担负战略值班任务、一艘在前往值班的途中、一艘在返航途中、一艘在船坞检修、一艘大修,这样就要5艘094;如果进一步提高巨浪2的射程,那么也可以一艘值班、一艘接班、一艘在船坞检修、一艘大修,也要4艘094。明显数量不足。而093又在何处?不见任何消息......
而常规潜艇,现在有了比较先进的:“基洛级”、改进型的“宋级”以及风传的“元级”,只有保持一定的数量,水下常规打击实力会有很大的提升。
综上,如果上述问题在未来十年内解决的话,可以对现役船只进行合理搭配,组成特混编队,比如:以大型补给“南仓”为核心,“现代”+170+525+“基洛”或是“元级”,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海军在航空兵作战半径内将具备比较可观的战术攻击能力,一支“蓝水海军”将具雏形。并且由我国现在的经济、科技和国防科研发展水平来看,在2010-2015年建造和使用航空母舰是很有可能的。如果再提高兵力投送能力,建造大型的两栖船只,那时海军的实力将会有飞跃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