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该在更大视角内看待航母建造
讨论航母建造的必要性,可否放在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贸易正常进行地角度来进行。
我们能够在报端看到的主要内容是石油危机。其实,在国家的发展和崛起过程中,我们的国际贸易和远洋运输是否在受到威胁,我们远洋运输地数量和需要保护的迫切性。俄罗斯地的石油过不来,那么,石油就得从太平洋、印度洋走,没有护航的,远洋货轮在浩淼无际地大样航行,心里有底吗?
航母编队,不仅是攻击性武器,更是威慑性武器,如果在和平年代,即使不是脊梁,也可以说是一个肋骨。国家的发展和崛起,没有强大的军力,那只能是大国,而非强国。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地远洋货轮遇到了麻烦而举目无亲,设身处地想一下,我们的船员会有怎样的感想。反过来,我们的远洋货轮在大样中遇到了我们的航母编队,那又是怎样的感受。
有了航母不一定是强国,但是没有航母就没有在远洋发言的权利。一个没有远程攻击能力地国家,永远算不上一个强国。当然,具有远程攻击能力与经常侵略别国,那是两个概念。现在之所以国家提出近海防御战略,拿是不得已而为止,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一旦有了现代化的大型驱逐舰,便周游列国,干什么呢,还不是要给别人看吗?试想一下,这种看,决不是简单的显摆,而是一个国家力量的展示,这对提高国家的威望,提高威慑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从国家的性质来讲,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人民和平和幸福的篱笆墙。院基的大小是右篱笆决定的,而篱笆的位置则是由实力来决定的。毕竟,先今的世界是强权的世界,是大国,更确切地将是强国的世界,是强食弱肉地世界。
从经济博弈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航母与汽车)汽车没有油不能行走,汽车需要油,就需要有航母在海上护卫我们的油船,保护我们的原由产地,当然需要保护的范围非常大。没有航母,我们的汽车轮子可能就在某一天停止转动。那么是让汽车轮子少转几圈,来保证汽车轮子能够持续转下去,还是等到汽车轮子实在转不动了,在反过来讨论是否需要航母地问题。
如果真正技术水平达到了,我们就应该造!!!!!!预计,费用将不是问题,只是我们国家的财政将钱花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只要我们地航母带来的直接经济利益和间接经济利益大于我们造航母地直接费用,我们就应该造!!!!!!!再说,一个航母地建造,要给我们国家科技的发展注入多大的活力,增加多少高尖端人才培养的平台,又能够为民用企业增加多少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东西。
现在,我们就面临着非常现实的问题。台湾问题、东海石油天然气问题、钓鱼岛问题、远洋海上运输的安全问题,甚至在联合国发言的权威性问题,最后的支撑,就是你的进攻能力,你的远程打击能力,你的速度和效率。
我们的话不知道决策者能否看到,只是我们的国家太需要能够支撑强大的武力了。我们不赞成与老美同志搞军备竞赛,但是,我们必须在仅可能的条件下,提高我们的武力水平,这不仅是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国内13亿人民和平幸福的需要,也是海外华侨得以安宁的需要。
造吧!我们不懂尖端技术,但我们懂得强大的道理,我们也能够将我们的力量奉献于我们的国防建设,而不论什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