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航成飞销售收入突破70亿 完成枭龙小批生产
一航成飞销售收入突破七十亿元
完成“枭龙”小批生产和ARJ21首架机头制造交付任务
非航空产品取得新突破
本报讯(通讯员 张小洪)12月20日,第一架ARJ21飞机机头在一航成飞交付,宣告一航成飞2006年科研生产经营完美“收官”。今年,一航成飞销售收入突破70亿元,比2005年增长28%,创造企业历史新高。
“枭龙”飞机小批生产和首架ARJ21飞机机头制造交付是一航成飞的“两大攻坚战”,要完成全年任务,必须确保打好这“两大攻坚战”。
“枭龙”飞机项目是一航成飞全年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军机外贸升级换代的主打产品。“两框两梁”是全机最重要的大型数控零件,该零件在制造领域很少见且加工成本极高。为缩短加工周期,一航成飞开展了“两框两梁”技术攻关,大胆采用新工艺方法,加工周期缩短20%。截至12月,他们共完成了接近6架份“枭龙”飞机的零件加工任务;完成了主油箱等4项大型工装装配型架的设计和制造,并对垂尾装配型架进行了设计改进。在装配制造过程中,一航成飞根据多机型的特点,采取平行交叉作业,生产管理统筹兼顾。截至目前,“枭龙”飞机已全部进入试飞阶段,累计实现154个飞行起落。
ARJ21机头制造是一航成飞的又一大攻坚战。今年8月,ARJ21支线项目装配生产全面展开。为确保生产顺利进行,一航成飞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在管理方面,公司积极打造强有力的项目团队,先后组建现场指挥部、矩阵式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管理团队和工艺技术攻关团队;推行科学的数字化管理,建立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同时,通过严谨的计划管理,对市场、资源、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同步、集成的工作计划,以保障执行力度。另外,与一航一飞院开展并行交叉作业,实施“工艺准备与产品设计并行、工装设计与工艺准备并行、技术攻关与生产并行、零件生产与装配并行”的并行工程,推进新支线研制进度。在技术方面,采用三维数字化工装设计技术、仿真验证技术、数字化装配技术,累计完成63项重大技术攻关。
在两大“攻坚战”全面告捷的同时,非航产品也实现了新突破。一航成飞成都威特电喷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柴油电喷项目,共申报26项国家专利,取得专利16项,在多个领域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全年完成了10000件单体泵的批生产量。一航成飞集成科技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利润率为22%,其中,模具出口实现销售收入2565万元。12月份,该公司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签订5000万元的汽车模具合同,是成都地区当年签订的最大一笔单项订单。 截至11月份,一航成飞投资企业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指标。
官方曝光:中国第一副超临界机翼研制成功
2006年12月30日,第一场大雪不期而至,雪后的北京银装素裹,处处洋溢着辞旧迎新的节日气息。中国一航办公大楼里更是春意盎然,歼十飞机的公开亮相让每个人都神采奕奕和充满力量。
当记者说明来意,刚从外面开会回来的中国一航党组书记、总经理林左鸣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歼十飞机的研制完全立足于自主创新,克服重重困难,历经曲折磨难,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的奇迹。我们通过歼十飞机的研制完成了党中央确定的三大目标:研制出适应2000年后作战环境,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飞机;建立第三代飞机研制、专业配套的先进歼击机研究基地;培养一支素质好、技术精、作风硬的航空科技人才队伍”。
歼十飞机在公众面前亮相成为2006年中国乃至世界航空界的一件大事。作为中国航空工业打基础、上水平的标志性工程,歼十工程是全国各行业大协作的成果。林左鸣在采访中特别表示要感谢军队、国防科工委、以及多年来共同战斗的中航二集团等兄弟部门的精诚合作。他说,是长期奋战在研制一线的广大干部、技术人员、工人、军代表和英雄的试飞员,是全国人民的力量把龙腾东方的梦想变为了现实。
中国航空工业经过“十五”期间的建设和发展,新的格局和体系已然形成。林左鸣介绍说,1999年到2007年,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八年,是创造卓越、跨越发展的八年。经过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发展,推出了以歼十飞机、“太行”发动机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航空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一大批创新型管理人才和科研技术人才已经成长起来,初步建成创新型集团。
以歼十系列飞机研制成功为标志,实现了我国军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历史性跨越;以“太行”发动机研制成功为标志,实现了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从涡喷向涡扇、从中等推力向大推力的跨越;空空导弹实现了从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机载设备和系统实现了升级换代。四大跨越的实现,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能同时自主研发先进战斗机、发动机和导弹的国家,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使我国航空工业发生了质的飞跃,大大增强了国防实力。
林左鸣向记者介绍说,2006年集团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近来捷报频传,喜事连连:“山鹰”高级教练机亮相珠海航展,并成功地进行了飞行表演;某型飞行器各项试验按节点进行;新型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基本实现国产化,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客机ARJ21飞机完成了2006年预定任务,第一副超临界机翼攻克技术难关,研制成功;燃机发展取得重大进展,船用燃气轮机点火成功……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集团员工的共同心血,也为2007年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林左鸣表示,在2007年,中国一航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改革进取的精神,全面推进“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战略转型,重点推进一些调整和改革,启动一些历史性的重大任务,以促进航空工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人民网-《中国航空报》歼-10号外2007年1月5日星期五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