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炮兵有能力创地炮打直升机的奇迹
前些日子在电脑里装了一种新的空战游戏《阿帕奇杀戮战场中文化版》。这是一款直升机作战仿真游戏,感觉是极为逼真。通过对直升机的模拟驾驶、攻击,对这种“树梢杀手”的威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武装直升机的最可怕的威力并不仅在于其速度与火力,因为固定翼飞机的速度与火力比其还要强大;武装直升机最大的优势是在于其独特的超低空性能,它可以充利用地形、建筑、林木等物体隐蔽的接敌并给敌人突然的打击。当受到敌人回击时直升机又能依靠地物掩护快速逃避危险;当然如果在非常平坦的地形环境下,或者操作过猛让直升机飞得过高,那么直升机的生存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了。由于本人“初次作战”将直升机拉得过高而被敌人“击落过多次”,毕竟现代防空系统也不是吃素的,只要直升机过于露头也难逃被痛扁的命运。
不仅在虚拟界面上,事实上武装直升机在多次现代战争的表现都展示了其无可替代的王者地位。正因为如此各国都将武装直升机作为重点发展,而相应的反直升机作战也备受重视;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军方的“新三打三防”理论中,就将打直升机作为一项重点威胁给予特别关注。
为了打武装直升机各国想了很多方法,有些甚至是异想天开。比如有一种“反直机地雷”就很特别,这种地雷上面有音响与气压感应设备,当超低空飞行的直升机飞经上空时这种地雷会升空炸毁目标。虽然这种装备很有守株待兔的色彩,但毕竟给对方直升机飞行员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压力;

中国军方为打直升也绞尽了脑汁。 “地炮打直升机方案”就是一种特别的“怪想”:就是用“地对地”火炮打击超低空悬停或低速飞行的武装直升机。
这种想法在技术上是有可行性的。因为当对方武装直升机对我方目标进行攻击时,它会有一个利用地形掩护进行悬停或低速飞行的过程。此时只要炮兵群能适时对直升机悬停区域进行集中的炮火攻击、并配用相应的弹种完全可以对敌直升机形成重大的杀伤。
但是这种“地炮打直升机方案”最关键之处是炮兵必需要有极快的反应速度。因为武装直升机毕竟是一种机动性很强的武器,它在一个地点悬停进行观察、上升攻击、制导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这就要求从目标发现到火炮击中目标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果炮火反应太慢则直升机就会跑到别的地方去了。

现在,中国的火炮数字化快反能力已得到重大的突破。据公开的消息称,目前中国的数字化炮兵从发现到目标到开火只要25秒。如果算上弹道飞行时间,则一旦发现目标可在1-2分钟内击中目标区;这种快反能力将会让对手的武装直升机面对可怕的威胁:“阿帕奇”从树林后面才探出半个身子侦察我方情况,还没等确定要攻击的目标,就只见一排火球从天而降,接着无数子母弹在半空散开炸响,烟火中“阿帕奇”一头栽向地面!
数字化快反能力让中国炮群具有了基本的反直升机作战能力。配合侦测手段、弹药技术、战术,这种“地炮打直升机方案”会更具威力。
在目标侦测上,除了传统的炮兵侦察人员与车辆外,还可以与前线单兵侦察定位设备联网,这可以更加有效地掌握对方武装直升机的动态,并在最恰当的时机以集群炮火毁伤目标; 此外还可以使用侦察直升机与无人机进一步确定对方的武装直升机的动态;
适当的弹药会进一步提高反直升机的效率。比如使用空爆型钢珠弹的打击效果就比使用触地炮弹的效果要好得多。将来如果开发出卫星定位型制导炮弹就更适于打击近地悬停的直升机,这种炮弹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起爆高度,对超低空静止及低速飞行的直升机威胁更大。
灵活的战术更会让敌武装直升机无所适从。对于那些处于悬停状态的直升机来说,可以使用集群火炮毁伤;对于那些在隐蔽物后面较大空域机动的敌直升机来说,则可以使用无规则空爆漫射的方式给飞行员制造心理压力,促其拉高飞行高度;在使用火炮攻击隐蔽物后面直升机的同时,还应使用多种防空火力配合,一旦敌直升机被曲射炮火赶出隐蔽物就用防空导弹攻击消灭。
“地炮打直升机方案”将对敌直升机的作战效能造成重大压力:
其一,敌武装直升机最拿手的“隐蔽?悬停?攻击”将难以施展。因为这种攻击模式将让直升机成为数字化快反炮兵群的靶子。
其二,敌直升机在攻击我方阵地时将被迫提高飞行高度与速度,这样它将难以获得地物、地形的有利保护,将面对我强大防空火力的攻击。
当然反击对方直升机要多种手段并用。反制直升机的最好方法还是使用直升机,当然这不妨碍我们发展更多的反制方案。“地炮打直升机方案”就是一种充分挖掘现有装备的创意,而且由于它以现有技术为基础非常适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借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