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边防六连官兵挑战生存极限建功高山之巅
穿越巍然耸立的错那高原,翻过素有“鬼门关”之称的波山口,在眩晕和呕吐中绕完勒旺公路398道盘山急弯,我们来到云遮雾锁的西藏军区某部边防六连。
刚到连队,我们便透过浓雾隐隐约约发现了一道别样的风景:三五个战士正抱着被褥向操场边上的温室走去。
尾随过去,推开全封闭式的塑料门板,只见大棚温室里整齐地挂着被褥、衣服、鞋子等,大棚顶上的通风口悬挂着抽湿机,原来这里竟是一个晾衣棚。
连长谯辰会介绍说:“连队地处印度洋暖湿气流和高原冷空气交汇处,终日大雾弥漫,一年之中几乎有300天时间见不到太阳,衣服晾在外面半个月也干不了。于是便修建了这个晾衣棚。”
乌云蔽日,雾气升腾,我们愈发感到浑身上下潮湿阴冷。就在此时,3名战士提着脸盆、拿着木棍走进温室,仰首向天,边敲边唱:“太阳啊,太阳,像一把金梭……”战士们把这叫作“吼太阳”。
记者好奇地问:“太阳真的能吼出来?”指导员赵有志笑着说:“战士们无比渴望太阳,这只不过是他们的一种感情宣泄形式罢了;同时山上高寒缺氧,心肺负荷太重,常常憋得难受,对着太阳这么一喊,又可以使心肺得到锻炼。”
上午10时,微风阵阵,雾气上升,阳光在战士们的齐声“呼唤”之下,终于探出了头,像手电光束一样穿过云层,散落在操场上。连队的晒被员张永林抓住这20几分钟的宝贵“机遇”,抱着被褥跟阳光赛跑,一会儿挪到左边,一会儿挪到右边,直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因为雾大见不着阳光,六连许多战士不同程度地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士官梁松每天天一“变脸”,双腿就疼痛难忍。在开水房,我们看见小梁拿着一块“肥皂”边烤边涂膝关节。他说:“这是边巴副连长前些日子休假专门为我带回的土猪油,热敷效果很不错。”看着满脸未脱稚气、关节肿得老高的小梁,我们的泪水不知不觉淌满了两颊。
“太阳云中过,战士雾中行,边防在心中,无名高地铭记着我们永远不变的军魂。”夜深了,记者辗转反侧,难以成眠,这首六连官兵自创的连歌——《阳光之歌》不停地在脑海里回荡。它不仅诉说着战士对阳光的渴求,更表达了他们顽强的意志和不变的忠诚。
背土上山建花园
来这儿之前,我们曾耳闻过六连的不少奇闻轶事:一年前,这里种不活菜,如今菜种出来了,可因为雾大,蔬菜只能靠电灯照射才能生长;山势陡峭,公路无法通到连队,主副食全靠肩挑背扛,战士们于是人人练就一副一扛就是100多公斤的钢筋铁骨。
次日清晨,窗外传来战士集合的脚步声。一问,原来又有几名战士要到山下背菜。我们要求一同前往。从海拔3678米的连队下到2400米的种菜班,战士们一个个健步如飞,如履平地,记者却要一路小跑,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来到宗山台山口时,尚有大片积雪,战士们便将麻袋垫在屁股下,双腿一抬,像坐滑雪艇似地直往山下冲去……我们如法炮制试了一下,耳边“呼呼”生风,立即有了一种飞的感觉……
可回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战士们不但背上了成筐的蔬菜,还每人额外背上了一袋泥土。面对着记者好奇的目光,他们说,下山背菜并非长久之计,尤其到了大雪封山的冬季,官兵们常常一连几个月吃不上一片青菜。为此,他们便开始了背土上山计划,连队无论是谁下山,都要带一袋肥土上山,只用一年工夫,他们就建起了一座面积300平方米、土壤厚0.5米的温室菜地,战士们也第一次在冬天吃上了自给的蔬菜……
六连的战士还告诉我们:他们不但要在山上铺一块菜地,还要在山上建一座花园,这也是他们至今仍然背土不辍的原因。听着战士们宏伟的远景目标,想象着六连的阵地上盛开着美丽的鲜花,我们也被深深感动了,手脚并用继续向上攀登……直到熄灯号吹响时,我们一行才背着蔬菜和肥土回到了连队。
就这样,六连官兵以乐观的态度、执着的“愚公移山”精神,在雪山之巅先后建起温室大棚、保暖式猪圈,去年还修通了一条长500米的边防公路;连队连续3年被评为边防执勤先进单位、基层全面建设先进单位,成为所在部队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
巡边守防有铁汉
第三天一大早,我们在战士的指导下打上绑腿,换上防寒迷彩服,穿上雨衣,再戴上防雪墨镜,全副武装踏上了巡逻道。不多时,便进入冰雪覆盖的原始森林。森林中荆棘丛生,枯叶盈尺,踩在松软的积雪中,每走三五步就得停下来喘几口粗气。
带队的副指导员余良走在队伍的前面。别看他瘦小,走起路来却稳稳当当,他一边用竹竿试探积雪的深浅,一边插上小红旗标出危险区。越过一条小河,战士们一个紧跟一个往一座山坡爬去。突然,“咔嚓”一声巨响,抬头看去,只见一棵三人都难合抱的千年枯树被大雪压断,朝着巡逻队方向倒了下来。
“闪开!”余副指导员一声令下,战士们迅速四处散开,躲过了险情。为了保护战士,余副指导员的右手却被树枝划出一条两寸长的口子,顿时血流如注,军医张玉良立即消毒,止血,包扎,完毕后部队没有休息,继续前行。张军医介绍说:“我们已对巡逻路上这样的险情见多不怪。”
巡逻途中的一次次历险,把六连官兵锻造成了一条条铮铮铁汉。一次连队接到上级命令,前往海拔4000米以上的3个山口担负执勤任务。没想到官兵们刚进哨点,就连续下了一个星期的暴风雪,通往各哨点的路被封堵得严严实实。战士们在哨点靠吃压缩干粮度日,渴了就吞几把积雪,一口气坚守半个多月,圆满完成了潜伏守点任务。
条件苦,但官兵从来不言苦;执勤累,但官兵从来不说累。每次长途巡逻,战士们争相参加。从云南理工大学毕业后特招入伍的邹盈军,去年被分配在六连当了一名电工。他觉得所学知识派不上用场,一度产生了退伍回家的念头。去年底,连队安排他参加了一次巡逻。完成任务回到连队后,他思想上发生了深刻转变,并由衷发出感慨:“不到西藏不知道祖国领土有多大,不到边防不知道主权有多重要。作为一名边防军人,我倍感责任重大,岗位光荣。”
小邹的话代表了所有六连官兵的心声。下午3时20分,我们的巡逻队到达目的地,战士们通过高倍望远镜认真观察情况并做完记录后,展开随身带来的国旗,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雪山之巅迎风飘扬,战士们举手向国旗敬礼,那一刻,记者深深感到作为一名边防军人的神圣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