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铸就倚天剑-记96坦克的改进
(本文为“十年铸一剑------一个军迷眼中的96改进坦克”的后续篇,为笔者原创,前文为本人与吾好友kay2003共同创作。谨以此文献给建军79周年。文中可能存在不少错误,望大家指正,谢谢)
自从99改问世的那一刻起,99就成了唯一的SUPERSTAR,只要和坦克相关的主题里几乎都是99的身影,其中褒扬的有之,批贬的有之,幻想的有之,还有不少对99提出了客观的评价和很有见解的改进意见。而96更是落到了几乎无人关心的地步。明明99的保密程度远高于96,却是99的报道铺天盖地,而96的资料反而少的可怜!其实这些都无关紧要,因为96选择的就是低调——在低调和沉默中改变,直到10年后的今天以全新的面貌惊艳登场。
96改的出现无疑是我国装甲兵武器发展的一重大成功。96改到底改了那些地方呢?很多人可能只注意到了其披挂了FY装甲楔形炮塔,其实96的改进远不止这些。概括而言,96改的“盔甲”更坚固了,“眼睛”更亮了,“脑子”也更聪明了,“心脏”更强健了,跑得更快了
更坚固的盔甲
当时99改之所以吸引人,可能第一点就是其楔形炮塔的超酷外形了。其实并非是99的炮塔是楔形的,而是披挂了反应装甲的缘故。其实96的前身——85-3就早已用上了FY装甲,只不过当初的装甲是平铺在炮塔前部表面的,而且只是FY-2,比起现在96改使用的FY-3/4要差很多。值得一提的是,在99改一经问世后,也有不少的军迷曾经设想过在96上也使用类似的反应装甲,本人就是其中之一。据我猜测,披挂反应装甲的96估计很早就已经有试验型号了,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公布而已。披挂反应装甲后的99到底有多强呢?根据军方所提供是数据,FY-3可以防动能破甲弹的能力超过200毫米(2000米,30度倾角,下同),而FY-4则接近300。据称99在披挂FY-4后防穿能力从700提高到接近1000,那么96的防穿能力就可以从现在的580提高到850以上,即使使用FY-3其防穿能力仍接近800!这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了,和99改也相差无几,甚至已经超过了99的最初型号。换句话说,现在除了豹2A6和99改以外,还没有那种坦克的主炮能够击穿96改的炮塔前部!此外,96改的车首也布置了2排共16块FY-3,防穿能力超过了750毫米。由于我国的反应装甲很轻,1块FY-3/4也不过10多公斤,这样整车的全重也不会超过44吨,但其防护水平却已经超过了60多吨的M1A2,这不得不说是我国的军工业创造的奇迹。

更明亮的眼睛和更聪明的大脑
我们知道,随着光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现代坦克来说,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观瞄-火控系统,其重要性已经超过了火炮本身——观瞄系统就好比是坦克的“眼睛”和窗口,火控系统就是坦克的“大脑”了。如果说96改使用了反应装甲的楔形炮塔只是视觉上的冲击,那么其全新的火控和观瞄系统则给了我们心灵的震撼!5月22日,96改甫一露面,就有军迷开始关心其火控的改进情况了。大家对96火控观察的第一反映是:96的“眼睛”好象变大了!整个观瞄系统要比原来大出一圈,看上去更象MBT2000上的火控!事实上,96改的“眼睛”不仅仅是变大了,而且更明亮,更敏锐,看得更远了。96改的火控和观瞄系统几乎就是从MBT2000移植过去的,只是考虑到成本没有装备车长周视瞄准镜罢了。
观瞄系统的最大变化莫过于使用了热成像仪了。最初的96坦克使用的是第二代像增强式微光夜视仪而没有采用热成像仪,因为它的制造技术还不成熟,价格太昂贵了,即便是简易热成像仪也比微光夜视器材贵50万!可以说96最初的低价和采用廉价的微光系统是分不开的。然而廉价的代价是96的夜战能力实在是差强人意。就是在能见度比较好的夜晚其识别距离也只有800米左右。特别遇到能见度不佳或者亮度很低的夜晚,那坦克更是成了瞎子,只有被动挨打的份了!后来部队也认识到了这点,开始在96上逐步试验和推广第1代简易热成像仪。这种热成像仪采用线阵列扫描的原理,需要制冷系统和光机扫描系统,结构比较复杂,成本也不低,也要60万左右,但比起动辄上百万的热成像仪来说还是便宜不少,当然性能上要打一些折扣——分辨率较低,且识别距离也只有2000米不到,但对比过去的微光来说,其夜战能力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这种热成像仪并没有大规模的在96上改装,只是在部分96上作了试验,这也预示将有更好的夜视器材会用在96的改进型号上面。
随着我国夜视器材技术的飞速发展,第二代热成像仪在我国研制成功并运用在99改进上面。这种全新的热成像仪采用了红外探测矩阵技术和焦平面凝视技术,取消了复杂而笨重的制冷和光机扫描系统,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也较低(据说并不比第一代贵多少),识别距离达到6-8公里。据本人观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96改进型使用的是简易式第二代非制冷热成像仪,目标识别距离约3000米。所谓简易是指其分辨率较低,据说只有320*240,而99改的是640*480,可以说是99改热成像仪的简化版,这主要还是考虑到成本的问题。虽然比起美军最新的M1A2SEP的1024*768和99改的热成像仪尚有较大差距,但整体还是令人满意的,特别是在成本-性能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平衡。通过这样的改造96改成为我国第二种具有完全夜视能力和全天候作战能力的坦克,技战术性能大大提高!
除了“眼睛”变亮之外,96改的脑子也更聪明了——因为她使用了新型的火控计算机系统!这种火控系统是从MBT2000上“嫁接”过来的,只是为了节省成本没有采用车长周视瞄准系统。火控系统的最大改进在于使用了目标自动跟踪系统(TATS),其优点是利用自动化技术集成了测距、瞄准并且免去了人工跟踪的繁琐操作,明显地缩短了反应时间(原有96式动-动反应时间约10S,而MBT2000的反应时间仅为6S),大大地减小了误差并增加了精度,同时还减轻了炮长的负担,使炮长可以腾出时间来搜索并攻击下一个目标。这里再顺便提一下96坦克火控的改进历程。我们知道,最初的96式是纯粹的单指挥仪火控,只有炮长才有稳象式火控,而车长则没有专门的瞄准器装置,只有车长观察镜。车长观察到的目标通过指示后具体交由炮长负责。后来随着猎歼火控技术在格外坦克中广泛应用,我们的设计人员才关心这一点。因此在2000年以后的96基本都装备了车长潜望式瞄准镜,并配备有2代微光夜视通道,再后来的改进中还给96的车长瞄准镜增加了激光测距,使96初步具备了部分猎-歼功能(因为96没有完整的车长周视观瞄系统,因此还不能称为猎-歼式火控)。由于96改火控的核心仍然是下反稳像式火控,因此其技术全称是——(准猎歼式)自动跟踪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
有人关心96改的火控系统到底有多少先进呢。其实只要看看其自动跟踪系统就知道了,因为现在装备有该系统的坦克是屈指可数的——除了我国的99改和MBT2000以外,国外的只有日本的90,以色列的梅卡瓦4,还有德国的豹2A6EX(A6还没有),这些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了,可以说96改的火控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了,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完整的猎歼功能,相信今后条件成熟后改装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其中外国的还没有哪种是低于400万美圆的。而96改的价格估计才1000万RMB左右,可见其性价比之高!
由此可见,改进了火控的96式坦克在性能有了质的飞跃,已经不再惧怕周边国家的任何一种坦克了!
更强健的“心脏”和更灵活的“腿脚”
我国坦克的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向来是我国坦克工业中的心头之痛,被广大军迷和技术人员自嘲为“心脏病”。特别是大功率发动机方面我国至今还不具备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在我国自主开发的坦克发动机系列——12150系列中,性能稳定且广泛应用的型号中,最大功率也之只有730马力(537千瓦)!后来我们也相继研究过更大功率的800和1000马力(588,735KW)的发动机,并且分别应用于80II和85III坦克,结果均不能令人满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85III坦克,当时我们国家想把85III出口到盟邦,而竞争对手是虎视眈眈的乌克兰铁骑——T80UD。结果85III在最后一刻掉了“链子”,原因就是其发动机技术不过关——因为85III的1000马力发动机最初是为南方地区设计的,结果一到巴基斯坦的沙漠干热环境下就“水土不服”了,发生了爆缸,冒黑烟,机油管破裂漏等事故,最后导致85III被无情淘汰。85III发动机的事故让我国的坦克工程人员深深体会到我国在坦克发动机,特别是大功率发动机方面的差距。因此后面开发的90II出口坦克干脆就直接采用了国外的发动机和传动装置——最初试验的德国的MTU-871其优越的性能被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所认识,最终开发出99的动力装置——具有德国“血统”的150HB883发动机,但即便是仿制德国,由于工艺不过关,99发动机的全寿命只有1000多小时,大修时间不到450小时,连德国的一半都不到,而且性能不稳定,问题不断。相反,96的发动机虽然功率小,只有730马力,到是工作稳定,寿命2000多小时,不像99的那样“娇贵”。然而730马力的发动机毕竟太弱了,96虽然只有41。5吨,但是其单位功率只有17。8马力/吨,远小于M1A1(27HP/T),豹2A5(26HP/T),以及勒克来尔(28HP/T),0-32公里时速的加速时间要14秒,这样的机动性显然不能令人满意。

CCTV曝光的96改
后来工程技术人员花大力气改造85III的1000马力发动机(12150ZL-3),并希望尽早将其应用于96坦克。在该发动机的改造中充分吸取了德国MTU和国产150HB的先进技术,并在85III上出现问题的地方痛下工夫,作了10多处改进,最终得到了技术更先进,性能更稳定和优越的新1000马力发动机,该发动机额定转速2000rpm,最高转速2300rpm。经过6年多努??机实车实验。最终结果显示该发动机性能稳定,寿命和大修间隔时间均达到令人满意的指标。2005年开始这种1000马力的发动机终于大批量运用于96坦克的生产上。装上了这种新型发动机的96坦克,单位功率从17。8hp/T(12。8KW/T)提高到23。5hp/T(17。2KW/T),最高时速从57公里提高到65公里,0-32KM/H的加速时间从原先的14S缩减至11S,可以说是一个飞跃了。由于96改加挂了附加装甲,全重增加到近44吨,原先的730马力发动机显然已经捉襟见肘了,因此1000马力的发动机来的很及时,这样96改的单位功率也有22。6hp/T(16。7KW/T),并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如前所述,不再重复)。可见,有了这颗强健的“心脏”,坦克跑起来更轻松,更畅快了。此外,96改坦克使用的1000马力发动机仍采用横置布局,因此动力舱不需要作大的“手术”,只是比原来略微高出一块而已。当然,96改进型的传动装置采用的液压操纵的行半自动行星变速箱,以及液压助力双杆操作的行星齿轮转向系统仍不够先进,今后仍有改进的地方。总的来说,96改的动力传动系统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正在减小,机动性水平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还是令人满意的。
96改的展望
可以说,三代坦克高昂的价格(99约1600万,99改1800多万),过大的底盘和过重的全重(99改为52。3吨)制约了其大规模的装备,而老旧的59/69系列由于其战斗力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而大量被淘汰,这样就形成了巨大的装备缺口。但正是这缺口给了96系列一显身手的机会。96改最初版的价格才700多万,加装简易热成像仪和1000马力新型发动机后也只要800万,对于最新的96改估计也不会超过1000万元。96改除了没有99改的激光通信,激光压制和大闭环火控外,2代热成像仪,猎歼火控,自动跟踪系统,附加装甲,红外干扰系统以及炮射导弹系统等应有尽有,实际作战能力并不比99改逊色多少,某些方面甚至超过99最初版的水平,但价格还不到1000万,可见性价比之高,这些都让解放军十分满意。由于96改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为今后系统的升级预留了很大的空间。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国防发展的需求,96改还将可能换装50倍口径的“98”炮以及和MBT2000相同车长观瞄系统,估计价格在1100多万,可能将装备南方的精英部队。另外96的今后的改进项目还有全车隐身技术和战场无线通信网络平台技术等,这些都显示96瞄准的是世界先进第三代坦克的目标。由于我国军费长期紧张,而海军的发展又是现今的重点,这样陆军装备的支出比例将会减少。当今国际形势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流,而国内奉行睦邻友好和积极防御政策;再者国外对坦克发展的投入减少,今后发生大规模坦克战的可能性很小。我国地形复杂,大部分的桥梁都不能通过50吨以上的车辆,因此我国不会大规模发展像99改这样适合大平原作战的重型主战坦克,99-96的高低搭配将是最理想的选择,而1:4的比例也是最合理的。今后99(改)将装备北方的精锐部队(主要是北京和沈阳军区,兰州和济南则视具体情况而定),96及其普通改型将装备各个战区的主力装甲和机械化部队。值得一提的是南方的装甲部队最近5年之内基本上是不会装备99了,因为解放军考虑到南方的地形和交通状况不打算在南方诸战区装备50吨以上的装备,其精锐部队将使用96的超级改进型号(如前所述),这些都为96系列大显身手提供机会。
经过10年的使用和技术改造,“96”终于炼就成解放军手中的一把“倚天宝剑”,她是我国军事装备规划、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睿智的体现,也是“花小钱,办大事,办好事”的又一典型范例。在今后的10年中,96对周边国家坦克仍然保持技术优势,并且是我国坦克部队绝对的中坚力量,为保卫我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以及国家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