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歼10和枭龙战机都不应该大规模装备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01-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歼10做为我国二十年磨一剑的最新成果,刚一推出即落后美国已经量产的F22整整一代(虽然都是没有经过实战的战斗机,理论上歼10的空战效率大大低于F22),因此歼10猛龙不可能大规模生产装备我军,只能作为下一代空优战斗机的研制平台,为以后的研制打下坚实基础.应该看到,优异的气动外行和多达11个挂点的歼10在三代战机中比较出众,因此我们可以相信,我们的新一代战机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大惊奇!但是歼10的隐忧,也是军迷心病的是战斗机的心脏----发动机的研制仍旧是我国战机研制的软肋.联合研制新型发动机应该成为我军科研的重点方向,并由此形成新的科研高潮!

枭龙战机是我们军机研制技术积累的一个良好展示,但是枭龙的气动外型和技术数据在三代机中并不突出,可以说是中国对当代战机跟踪研究的最新成果,其意义较之创新较多的猛龙稍逊一筹,研制方向是瞄准了第三世界国家战斗机装备的需要.但是同样,枭龙战机受困于发动机的瓶颈,我们可以从俄国买来苏凯伊战机,但是不能为枭龙出口型采购大量的RD-93发动机.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一,在今后国际军备发展中,具备先进研制水平的国家之间的差距尚能维持,(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制定正确的研制发展战略和投入方向,不断增加技术积累,保持优异的创新能力,超越美俄也并非不可能,空警2000大预就是明证),但是绝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只能在依附在具备研制开发能力国家技术之上,艰难的以有限国力维持相应军备.而超级大国的空中梦想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将容易实现.世界常规军事平衡比以往更容易打破.从而导致地区力量失衡.中东中亚地区现状是最明显的例证.

二,核心技术的掌握,将是发达国家在战机研制方面角力的关键,打破美国暗中操纵欧盟武器禁运,是我国提高军力研制水平的重要条件,因为当今时代,技术交流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迫切.

三,在我国四代重歼面世之前,加紧演练猛龙歼10等现有新型战机技战术,可以使我们仍旧在地区力量对比中占得重要先机.一旦有事,即能具备力保不失的应急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