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因噎废食—关于航母与战略威慑
“航母派”与“潜艇派”之争由来已久,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怎么样快速提高中国海防力量与战略威慑力量的问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保持战略威慑力量分三种层次。
第一层是通过强大有效的战略核武器力量保持所谓的恐怖平衡,这是为前苏联所证明了的,同样也为今天的俄罗斯所继承。事实上,这一种以相互摧毁为基石的战略威慑力量只局限于军事上,同样,自1964年后中国也渐趋取得了以核武器为基石的战略威慑力量。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时间,中国的核力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在已成为护国利剑。即便如此,包括俄罗斯在内,却总是能感觉到来自美国的巨大战略压力,因此说,战略核武威慑力量应该是最低层次的一种。它所能提供的只是一种最后以命相搏的底气。
第二层战略威慑应该是在各个技术领域、经济领域及装备领域的竞争。当然也包括在航母、潜艇、空天飞机、战略导弹等各个武器方面的威慑力量。这种基于各个领域内的竞争能力是平衡经济与军事的重要保证。二战后的前苏联与美国曾在些领域内展开了竞争,曾经也包括中国,但最终的结果由于受制于经济技术能力的局限,前苏联崩溃,中国由内向封闭转向了开放式发展。这个证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事物的发展是要讲规律性的,辟如“大炼钢铁”这样技术层次低的跳跃式发展并不能提高技术竞争力。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才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样,在一个方面的一枝独秀并不能解决问题。后二战时代,日本凭借朝鲜战争及越南战争快速发展了自己的经济总量。但其在全面科学领域内的不均衡,已经制约了日本在更深层次上突破。这也说明了,真正的竞争力来自于全面地潜力。中国与印度为什么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关注,正是由天这一种全面意义上的竞争潜力。
而中国虽然早就进入这一阶段,但可以看到,在大多数领域内,中国与美国的技术差距还不小。航母作为一个武力投射的平台与远洋利益的捍卫者,其意义不是花几百个亿所能相比的。建设与发展航母,不仅限于中国在技术层次上的提高与发展,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制造产业、远洋开采、航空航天、石油安全、战略打击等各个领域的利益。所以,与航天工业一样,中国在此领域内的突破是对中国全面技术经济能力的一种释放。因此,放开眼光来看,对待航母,我们不是一个单纯的“打”的问题,虽然说航母是一种极易受到攻击的武器系统,但又有那一条战舰保证自己能在打击中生存在来?如果说受不了被击沉击毁的结果,我看什么“中华神盾”的都不用建设了,因为谁也不能保证海战是不被击毁。要知道,二战的时候,前苏联与美国是一个月生产成千上万架的飞机与坦克才打败了德军的!连怎么生产都不会,还谈什么打仗?呵呵。
再次,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二战后大型水面舰只鲜有在战斗中被击沉的战例。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在战略核武威慑下的平衡,使大国在冲突中不得不抑制自己的冲动。而与此相反,航母战斗群在远洋通道维护中的作用却日益突出。一个航母战斗群,完全可以监控与威慑近六百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因此,大力发展远洋战斗群,在能源安全受互严重威胁的今天,是中国必不可少的选择。
在六七十年代,中国与前苏联和美国两强交恶。毛泽东提出了“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观点,是当时国际政治风云激荡的必然产物。如果在今天仍然以冷战的思维来对待技术兵器的发展,那么当战争来临时,中国也就只能打一场核战争了,这才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所以,在此笔者认为“反航母派”应该换个角度看一下这个问题了。与核战争相比,一两千亿的几个航母战斗群还是划算的。这个层次是发展的必然,也是大多数国家苦苦挣扎却不到彼岸的苦海。
最后说一下战略威慑力量的第三层。也许有人说技术、经济和军事都讲了,还有什么更高的层次吗?呵呵,孙子兵法云,上上策为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个兵,不是一个简单的军事,而是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说白了,战略威慑力量是建立在战争意志与战争组织能力上的,一个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是否在政治组织上有自我更新与发展的能力,是否有坚强的战争意志,才是达到战略威慑最高境界—不战面屈人之兵的关键因素。否则,即便有最先进的武器和最强大的核武力量,最终会失去战争!
而这一种能力,首先来自于政治目标上的清晰与组织上的高效。1949开国后,以毛为主的一代老革命家以高效率的国家机器组织完成了基础工业和两弹一星的战略开发,在朝鲜与越南两个方向拓展开了中国的生存空间,迫使美苏两大强权对中国不敢轻举妄动。并为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战略威慑力量的最高境界!我们前面也说了,任何技术经济上的不足都是制约战略艺术效能的最大原因。如果说中国今天放弃技术经济的进步转而求最低层次的核武平衡,那将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我支持大力发展航母与空天高技术产业,强力矩维护中国的远洋海洋权益,这才是中国的未来!同样,在东海划界与台湾问题上,中国何偿不是面临这样的选择呢?
后冷战时代的竞争已经从军事转向了各个技术经济领域,看清楚世界发展的方向,建立健全高效廉洁的政治组织体系,全面大力发展中国的技术经济力量,这才是中国崛起真正的“王道”!
还是那句老话,一两件新式武器左右不了战争的结果。如果没有新式武器,我们只能等待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