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歼10战机会改为“蚌”式进气道?
FC-104机首飞后,很多军迷对其采用的“蚌”式进气道很感兴趣,因为它毕竟是世界先进水平的进气道,之前只有在还未服役的世界领先的F35上使用过。于是就有很多人认为使用“蚌”式进气道歼10很快就会与我们见面,因为既然出口的FC1都用上了这种先进的进气道,没有理由我们自用的歼10不采用。况且,歼10的现有进气道设计确实不怎么样,特别是那几根无奈加上去的加强肋,实要太丑,毫无疑问,如果歼10改用“蚌”式进气道对飞机减轻重量,提高性能肯定有所帮助。其实本人也赞成歼10改用“蚌”式进气道。但本人认为,改用“蚌”式进气道的歼10应该不会很快出现,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歼10上现有的进气道能够满足需要。众所周知,歼10之所以采用目前的这种带进气锥的可调式进气道是为了达到高速的需要,因为歼10现在的任务重点在是国土防空,有截击任务,所以要求高速度。而歼10既然已经服役,证明这种进气道能够满足高速的需要,也就是说虽然丑是丑点,但是还能用,而且用得不错。
其次,“蚌”式进气道未必能够满足歼10高速度的需要。“蚌”式进气道虽然称作无隔板超音速进气道,但用在歼10的这种机头下腹部的话,其超音速效果可能比不上带进气锥的可调式进气道,毕竟,那个包鼓阻力可不小。如使用“蚌”式进气道的F35、FC1都没有2马赫这样高速的要求,这应该跟这种进气道的超音速效果不佳有关。



最后,进气道的改进不是说改就改的,其气动部局和重心都将发生改变。改用一种完全不同的进气道象研制新机一样需要风洞试验、试飞等科目。所以,等到现有的歼10服役一段时间后,结合其它发现的问题一并改进时,采用这种进气道才是时候。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歼10三年内不会改为“蚌”进气道,大家拭目以待吧!
歼10暂不会改为“蚌”式进气道
FC-104机首飞后,很多军迷对其采用的“蚌”式进气道很感兴趣,因为它毕竟是世界先进水平的进气道,之前只有在还未服役的世界领先的F35上使用过。于是就有很多人认为使用“蚌”式进气道歼10很快就会与我们见面,因为既然出口的FC1都用上了这种先进的进气道,没有理由我们自用的歼10不采用。况且,歼10的现有进气道设计确实不怎么样,特别是那几根无奈加上去的加强肋,实要太丑,毫无疑问,如果歼10改用“蚌”式进气道对飞机减轻重量,提高性能肯定有所帮助。其实本人也赞成歼10改用“蚌”式进气道。但本人认为,改用“蚌”式进气道的歼10应该不会很快出现,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歼10上现有的进气道能够满足需要。众所周知,歼10之所以采用目前的这种带进气锥的可调式进气道是为了达到高速的需要,因为歼10现在的任务重点在是国土防空,有截击任务,所以要求高速度。而歼10既然已经服役,证明这种进气道能够满足高速的需要,也就是说虽然丑是丑点,但是还能用,而且用得不错。
其次,“蚌”式进气道未必能够满足歼10高速度的需要。“蚌”式进气道虽然称作无隔板超音速进气道,但用在歼10的这种机头下腹部的话,其超音速效果可能比不上带进气锥的可调式进气道,毕竟,那个包鼓阻力可不小。如使用“蚌”式进气道的F35、FC1都没有2马赫这样高速的要求,这应该跟这种进气道的超音速效果不佳有关。
第三,我国设计的“蚌”式进气道的水平有待检验。FC104机上的进气道设计没有证据显示它来自于F35,也就是说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的,而我们之前并没有这种经验。这种进气道设计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需要很高的设计水平,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所以虽然这种进气道的概念已出来很久了,但用于新型战机却少得可怜。现在在FC1上使用这种进气道与其说是出口新技术,不如说是试验新技术,等到这种新技术成熟了,我们自己的新机才会采用。
最后,进气道的改进不是说改就改的,其气动部局和重心都将发生改变。改用一种完全不同的进气道象研制新机一样需要风洞试验、试飞等科目。所以,等到现有的歼10服役一段时间后,结合其它发现的问题一并改进时,采用这种进气道才是时候。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歼10三年内不会改为“蚌”进气道,大家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