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美国对华军事遏制战略的必然失败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01-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是美国著名的兰德公司的一个以核战条件下国家间相互制衡的经典模型。文章中假如有三个人站在一间房子中,每人都有一把枪。第一个人A(美国)的枪法最准百发百中,第二个人B(俄罗斯)的枪法差一些可以保证两发中有一发击倒对手。第三个人C(中国)枪法最差只有三分之一的命中率。规则是由枪法最差的C开始,三人轮流开枪。游戏是推断枪法不太准的C(中国)该如何打出这一枪?

其实,这是一道并不太难的逻辑题。答案就是,中国在第一枪中必须放空枪才有机会获得最后的胜利。为什么?因为作为实力最弱的中国只有选择不攻击任何对手,才会把自己置于美国与俄罗斯的斗争之外。中国放空枪后,轮到枪法第二准的俄罗斯开枪,那么俄罗斯肯定会把枪对准实力最强的美国。击中了,美国就退出游戏,然后又轮到中国开枪,这样中国只剩下俄罗斯一个对手,中国就有三成击倒对手的把握。如果俄罗斯没击中,那么轮到美国开枪,美国也肯定会把子弹打向它认为最有威胁的俄罗斯,美国百发百中,当然俄罗斯退出游戏。然后又轮到中国开枪,中国的对手只剩下美国,中国依然是三成取胜把握。

虽然这只是个模拟核战争的逻辑游戏,也大可以把它批判成“冷战思维”的产物,但这个有趣的逻辑题依然可以在现实的国际关系中给人良多启示,特别是当我们把这个ABC的逻辑游戏套到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时,确实觉得特别有趣。

其实,从国家实力上来讲,美国在冷战时代就处在最有实力的A的位置,但美国在当时做了一个非常聪明的战略选择――故意夸大苏联的实力,对苏联的自我吹嘘一律大惊小怪,把自己打扮成追着苏联跑的吃力样子,使自己努力在军事上装成第二强国B。其直接的结果就是使苏联的自我感觉越发好起来,自觉实力大增。而作为三方中最弱的中国不但渐渐把最大号的敌人由美国转向了苏联,而且还和美国这个假B建立起了一定的合作关系。这种“合纵联横”再加上苏联经济方面的失败和穷兵黯武,最终导制苏联这个假A不战而沦落。

不过现在是21世纪了,美国又回到了正经A的位置。俄罗斯不情愿的沦为C集团中的一员。但现在可以与美国抗衡的B是谁?恐怕目前情况来说还没有。

但在国际大势面前,美国更愿意把中国塑造成B,因为美国知道所谓核战争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核武器强大毁灭性效果在客观上防止了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但从国家战略意义上来讲,美国认为经济高度成长、价值观明显相异、政治上又不太听话同时不放弃增加国防投入的中国,远比俄罗斯更能成为美国的远期威胁,所以自从日本唱响了“中国威胁论”,美国就成为了最大的推手。把中国塑造成B,有利于增加中国周边国家的不安,这里面不只有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盟十几个国家,还有乌兹别克、吉尔吉斯等中亚几个国家,蒙古等。还有一批很有潜力的C级选手,比如印度、日本、乌克兰,更还有一个瘦骆驼俄罗斯。

美国人打仗,除了入侵屁大点儿的巴拿马,其余都不是独来独往,总要拉上一群人跟着自己,或是站到自己前面,从力量到声势以及安全性方面都对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这也与当年“合纵联纵”对抗苏联如出一辙。

所以看着中国越来越强,美国开始亲近并示好以前也曾尽力打压的印度。印度与中国同样发展迅速并对发展军事有特别热情和需要,同时还是俄罗斯的长期战略盟友。因为几十年前中印有过边境军事冲突,中国军队以少打多,打得当时的印度边境军队溃不成军,虽然后来中国主动撤退,但多少令印度心里也憋着一口气。美国想利用中印之间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领土纠纷和现实上的竞争关系,增加中印对立,达到主要扼制中国同时制衡印度,又可以进一步削减俄罗斯影响力的作用,可谓一石三鸟。从客观上讲,虽然印度在经济发展方面比中国扎实,但在诸多方面,特别是军事技术方面远不如中国,所以美国在印度身上下了注,与印度签订了长期军事合作协议又在核武器保有问题上给印度放了水,帮助印度发展军事的同时又可以印度的军事发展节奏捏到自己的掌心上。美国在这里就像一个大毒贬子,送给印度一块块掺着海洛因的甜美蛋糕,等着印度尝到甜头,吃上了瘾,然后就可以先从军事领域入手,逐步控制印度的政治行为。

可惜,印度从一开始就识破了美国的心思,一方面利用美国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同样维持与俄罗斯的盟友关系,而且进一步同中国改善关系。应该说印度对中国的友好热情比对美国要高得多。因为印度的势力范围在印度洋,印度的长期战略就是在印度洋海域称王称霸,中国战略和印度的长期战略并不冲突,俄罗斯和印度也有长期信任的关系,印度也乐于看到俄罗斯和中国通过自己维护各自在印度洋的利益、乐于看到中俄在此方面的合作态度。而美国想在世界任何地方称王称霸,在印度洋也一样要有利益存在,保持驻军并长期支持印度的宿敌巴基斯坦,这一点令印度不爽,也让印度明白美国的制衡手段的用意。所以,印度一边毫不客气的狂啃美国主动送过来的大蛋糕,一边与俄罗斯和中国一起研究对抗美国海洛因的解药。美国要想实现它在印度的战略意图,靠现在这点蛋糕,显然量还不够,除非加大赌(毒)码,否则注定血本无归。

在远东方面也是一样,美国人现在已经解开栓在日本狼脖子上的链子,不但默许日本发展军事、贮存大量的核原材,而且最近还把战略导弹挡截系统的生产权交给日本,甚至允许日本生产并出口。从这一点上来看,美国是在从背后推着日本废掉和平宪法中的一些条项,并最终令日本成为挡在自己身体前面,面向中国的盾牌,正如前段时间《纽约时报》的文章所说的那样,“一个在军事上强大的日本,更符合美国的利益”。

而日本政府内一些人也乐于同美国进行利益交换,在甘心情愿成为美国制衡中国一枚棋子和盾牌的同时,借美国之力小步快走且顺理成篇的成为“正常国家”直到拥有核武器。所以在短期内美日的战略互补性空前一致,但日本人当然不是傻瓜,现在对美国的点头蛤腰并不代表永远,一旦自己的要求和条件全部到位,而又有国际上的外部条件,日本肯定会从美国战车上解脱下来,成为中国与美国之间,对双方都举足轻重,双方都竭力取的第三股力量,这样最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也是在远期可以预见的现实。不过,日本人似乎比美国人还要精明,日本生存在中国、俄罗斯、美国的大国隙缝中,与中国有经济海域冲突,对中国又有海上生命线的威胁忧虑,与俄罗斯也有北方四岛的问题,在美国也有驻军以及政治上受挟制的困扰,本来说并不容易,但日本更善于“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利用大国矛盾和战略利益的争夺,逼美国在自己身上一遍一遍不停的增加赌注,以借美国之力,在东中国海及钓鱼岛、在北方四岛以及台湾问题为表象的日本海上生命线的问题上维护自己的利益。

因为中国和俄罗斯的长期存在性,日本与美国这种利益互补性将长期存在,但可以预见,日本向美国的要价会随着自己实力的增长越来越高。直到有一天,美国独自无法满足日本的开价,日本会根据自己独特的第三股力量的特点,选择强行挟迫美国共同完成自己对中国、俄罗斯的利益争夺,然后踢掉美国。也可能因为自己的实力已经到位,先把美国踢开,与中、俄协商完成互联目前看来矛盾的利益矛盾的重新划分。总之,日本的未来走向会成为美国能否维护全球霸权的关键。西太平洋地区的政治走向是起点,欧洲与美国的政治关系走向是终点。根据日本人的办事风格和民族特性,美国不可能永远成为日本的“主子”,而美国在全球影响力的衰落也注定会从日本开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