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共抗战对比的几点看法
最近,论坛上关于国共抗战的比较的帖子和争论比较多。关于这个问题,我来说两句,我自认为比较客观,也许有人不这么认为,但都敬请各位把我的帖子看完再回复。
本来无论国军还是共军都是我中国军人,抗日杀鬼子不分彼此,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没什么可争论的。此类的争论主要起源于某些言论在歌颂国军抗战的同时,贬低和歪曲我军的抗战功绩,所以引起争论。
近几年正视和肯定国军抗战功绩的思潮涌现,但同时又有点矫枉过正。我针对常见的争论焦点,谈谈我的看法。
1、对比国共两军歼敌数量。这种比较是不公平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不过是国民革命军中的两个军,却拿来与国民党指挥的整个国民革命军上百个军相比,等于拿分子和分母去比,这么比不太客观。国民党是执政党,国军是政府军,理应担负守土把门的职责,国民党军兵力几十倍上百倍于共军,况且,国军占有国内所有的资源和外援,海陆空军齐备,武器装备精良,而共军小米加步枪,军饷常受到国府的克扣,国际援助更到不了我军手里(因而才有了南泥湾垦荒,自力更生,经济自救)。所以,单纯来比较歼敌数量是不公平的,8年抗战国军消灭95万日军,共军消灭了52万日军,从军队数量比例看,共军抗日效率更高,况且90%的伪军都是共产党抗击的,消灭了60万伪军,这些国民党是没有的。
2、国民政府和国军看似整体,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蒋介石统一中国后,军阀混战虽然停止,表面上臣服于中央政府,但各军阀割据的局面实际上没有消失,蒋系中央军、东北军、西北军、川军、滇军、桂系等各自有自己的政令,所以抗战时并不完全是统一行动的,有时是各打各的,把这川滇桂东北西北等军的战绩加起来,都算成国军抗战功绩,用来与共军的战绩相比,对我军确实不太公平。
3、对比国共两军阵亡高级将领的数量。我军没有军衔,牺牲的许多高级干部,都无法界定是否属于将军级的,无法统计,而且,除了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东北抗联进行了14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战,象杨靖宇、赵尚志等都等同于将军级的吧。还有华南抗日纵队,牺牲了多少干部,更是无法统计。而且从军队数量比例看,我军牺牲的高级干部比例更高,体现了我军干部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优良品格。
4、国民党担负正面战场,共产党担负敌后战场,都是必要的,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正面战场代表了一个国家合法政府象征的抵抗,只要有正面战场的守土抵抗,国家政府就存在,中国就没有亡国;同时,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敌后战场也是不可缺少的。
5、从抗战政策上看,国民党奉行的“政府与军队的单纯的抗战”,共产党采取的是反动全体民众的“全民抗战”,打持久战;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共产党的政策方针更为有效。
6、关于国民党的抗日积极性问题。应该承认,国民党在九一八以后确实是消极抗日的,但在七七事变后,国民党的抗日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在抗战中期,抗日又比较消极,倒是反共搞摩擦比较积极,抗战后期,国民党的抗日积极性有所提高,尤其是几个会战和赴缅印远征军打得不错,所以,国民党的抗日态度是由几个阶段变化的。
特别要说明的是,尽管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但国军爱国官兵打的还是很英勇的,这是两码事,这二者要区分开来,尤其是非蒋系的国军违抗中央政令进行的抗战。不能因为国军官兵的英勇就掩饰了政府的消极抗日,当然也不能因为政府的消极抗日就否定国军爱国官兵的功绩。
7、关于为何我军从抗战初期的几万人发展到抗战结束时的近百万人。这正是共产党积极的抗日态度,赢得了民心,共产党的“全民抗战”的政策方针,发动广大民众积极参加,加入我军,所以在抗日战争中越战越强,也说明了人民的力量,只有依靠人民才能赢得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