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进,东进!后五十年中国之战略(1)
书序:本人为小职员,苟活于人世间,生活有着但无富足之感,自幼酷受书藉,独观大略而不能详记;近年观时事动荡,但各媒介对时事评说言之多有不详、不明之处,似有不敢说、不好说、不愿说、不会说之嫌,拿人钱财受人控制,且有保密义务,亦为人之常情;但作为战略者,民众指路人,民族智者,应见他人之所未见,识他人之所未识,言他人之所未言,为他人之所未为,止为国家、民族,不计个人,方为善者。本人原无意于国家大事,不愿见众人沉睡,70年前,鲁迅说民族需要呐喊,今日,将来,民族亦需要呐喊,吾勉力作一号手。尽一年时间,完成《大国时代》、《东进、东进!——中国后五十年战略》主体部份,《大国时代》说明当今中国所处之世界、形势之变化、主要矛盾、中国百年应变之策略;后者讲五十年内中国主要前进战对策;前者先完成,但人皆多关心要怎么干?很少问为什么?故先在网上发表《东进、东进!——中国后五十年战略》,其中部分观念在《大国时代》,其中不便请谅解。
序
历史跨地过了一个新的千年,新中国成立过五十多年,纵观中国历史,新兴王朝五十年是一个界限,是一种机遇,是国家走上强盛,对外发展良机,新兴王朝经过五十年左右与民生息,培育民财,积蓄国力,人心思定,民心、仕心俱有所属,消化国内矛盾,具备长期对外扩张的经济基础和国内形势,但是中国是内敛性民族,如果没有强大外部压力,不会产生对外扩张内在动力,如果受到外来武力侵略,则中国将如长江之水,一旦触发,势不可挡,引发被动式对外扩张,如汉代武帝,唐代玄宗,莫不如此,明代由于初期对蒙古主动进攻战略,在明初期在战略上处于优势地位,反而明朝没有对外大规模扩张,疆域在历代中反而较小,元清是非汉族政权,扩张性较强,清充分利用汉族人力、物力,开疆扩土,为中国现疆域形成做出不杇功勋。
新中国自49年成立后,经过30年左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成了民族发展最艰难的原始积累,在科技能力、基础经济方面完成从制造种子至广泛播种的阶段;80年代后,中国借助于改革开放的外力,国家经济、国力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0年积累发展,中国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中国发展打破了原有世界政治格局,立足于新世纪,放眼望去,世上群狼乱舞,虎豹横行,强敌亡我之心不死,战略格局较20年前更为恶劣,中国与20个国家相邻,地缘矛盾多,历史遗留问题复杂,文明和意识形态冲突无法短期内消除,北受俄国威胁,南受印度骚扰,东受制于日本,远为美国岛链封锁,作为一个唯一没有完成统一大国,台湾问题时刻影响中国稳定,南海、钓鱼岛、东海石油之争,考验中国的实力和战略。
正值乱世之时,列国争雄之际,中华民族要立足强国之林,须一方面提高国家经济、政治、军事实力,此须全民族全员共同努力,另一方面应建立一个完善、长期的国家战略,孙子曰:上兵伐谋。国家与国家较量不仅仅决胜于战场、商场,不仅仅取决于国家实力,在国力没有质的差别情况下,国家长期战略将直接影响国家盛衰,民族兴亡,中国战略就是要保证中国在以后数百年竞争中,处于“进有所依,退有所据”格局,纵使多次遭受重创,仍能倚立不倒,根本不损。战略问题是长期、持久的,关系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指引民族前进方向,即使一时失利或调整,在完成主要战略目标前不应改变主攻方向,切不可四处出击,到处树敌是自弱之由。在当今世界,要想生存,要牢记二点:其一,狼总是要吃肉,即使一时吃不着,也时刻惦记着;其二,持强凌弱是动物本能,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受伤的狼必为他人(同伴)所食。在今后五十年左右,中国基本战略是:北和、西渗、南压、东进,北和俄国是战略基础,东进是战略目标,希望中国在50年内形成对日本绝对战略优势,促进东亚各国形成以中朝(韩)为核心的国家联盟。(待续…)
(原创文学,转载请与作者和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