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事地质方面看中日未来战争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01-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今日中日关系依旧错综复杂,头绪万千,政治冷经济热的现状还会保持。中日关系的结构性矛盾正如人和鼠的关系,人要吃粮食,鼠也要吃粮食,这样就造成了双方的生存了矛盾。如今中国和日本的矛盾正如人和鼠都需要粮食的矛盾。尽管我国地大物博,资产丰富,但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养活着十三亿的人口,祖国大地怎堪重负?因此,百分之六十的石油资源都须进口;而日本小小岛国更加贫瘠,岩石的下面毫无资源,因此百分之百的石油进口也成了日本最大的瓶颈。

未来的战争不会再有单兵的格斗,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到来和核资源不断被运用到军事领域,世界被缩小成了一个“村庄”。现在世界各国所拥有的核武器加起来恐怕不止会把地球毁灭一次。因此当今世界总体和平,局部战争的格局在未来至少五十年内是不会有太大变化。中国和日本的真正战争恐也难进行。因为核武器对大多数人还是未做的梦,而对日本人却是已经做过了的梦。中华民族是不会主动侵略别人的,尽管有人曾破坏过我们,而小小日本敢轻易动武吗?他们难道真的不怕第二次再做噩梦?如果有第二次,恐怕他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太平洋上恐怕会少掉一个小岛。那么中日就没有战争了吗?不,资源的争夺将引发中日的石油战争。

日本为什么拼了命的和中国争一个小小的钓鱼岛?又为什么不遗余力地去和俄罗斯抢北方四岛?原因很简单——石油。据可靠探测结果,钓鱼岛下面的石油储量是一百四十亿吨,而美国千方百计夺到手的伊拉克的油量仅仅是一百亿吨。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日本能不动心吗?所以日本就不断生事滋扰,想通过明争暗抢,把这块宝地握在手中。中国人民当然是不答应的,这是我们的先人为我们下的财富,怎能让侵略者拿走。周恩来总理在中日建交时提出把钓鱼岛作为历史遗留问题,这是多么具有先见之明。随着中国海军的壮大,潜艇部队的不断完善,如果有谁敢在东海乱动手脚,我们是要还以颜色的。

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确实如此,中国的石油输入从这里通过,日本同样从这里通过。但是,美国的军事基地同样使这里成了“死亡通道”。一旦马六甲海峡被封锁,可能最先跨掉的是我们中国而不是日本,因为日本对美国的附庸足以令美国认为日本只是他们的一个州,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所以另辟途经成了未来资源之战的首要任务。中国政府当然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十年140亿美金的经济援助足以让我们曾经的“大哥”俄罗斯同意把石油管道从俄修到中国的东北。日本当然不会放弃对中国的竞争。但一个侵略性的民族又能换来多大的信任?

既然日本要成为中国的“影子”,中国石油勘探到哪里,日本就会跟到哪里,而且是千方百计的搞破坏,瓦解中国的石油合同。中国政府会答应吗?当然不会。侵略者永远会得到失败的下场。那么日本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日本错就错在一个没有资源的国家而去大力发展重工业,大工业。瑞士同样是小国,但他们的人民却过着富足快乐的生活,因为他们明白轻工业——手表制作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而日本却没有这么明智了。我想如果有一天日本人不再喜欢去掠夺。而是安安乐乐的去大海里捕鱼打蟹,那他们也会同样的富足快乐。可是他们却不会这么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