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领导人个人意志对战争成败的影响
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蒙古大军在成吉思汗亲自指挥下去攻打花剌子模国{今中亚地区},数月内连续攻克数座城池,花剌子模国朝野震惊,年轻的王子劝告父王与其被蒙古人各个击破,不如集中兵力寻找战机同蒙古人进行决战,但是自负的摩诃末苏丹没有听从儿子的劝告,最后落得了一个国破家亡的悲剧。而英勇的王子却在一次战役中集中了数倍于蒙古士兵的兵力,发挥地形优势,歼灭蒙古军队三万人,终于取得了一次久违了的胜利。综观世界历史,每一个王朝每一个国家都曾经演绎过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同样告戒我们:一名国家领导人在强敌面前如果优柔寡断,那么失败的天平很自然的朝他那边倾斜。
中国历史上秦皇汉武那样的人物不过是国家力量积累后顺应时代潮流而产生的英雄人物,就和如今的美国总统小布什一样,在任期不到几年的时间里不顾欧洲盟友的反对接连发动几场局部战争,凭借的是美国如日中天的霸主地位与军事优势,。但是如果放在美苏冷战期间的1962年,倘若小布什代替肯尼迪,让他冷静地去处理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古巴导弹危机,不是小瞧他,他可能会比赫鲁晓夫退的更快{最近有资料显示肯尼迪差点精神崩溃}。这么说不是说这样的领导人一无是处,只能说国力成全了他们的战争权利。
国家领袖的领导能力是在这个国家面临巨大挑战时最能体现出来的,美国历史上出现了那么多总统,流芳百世的就是在国家遭到战争威胁中抗起重担的林肯,罗斯福总统。前苏联的领袖斯大林冒着被德国飞机轰炸的危险在红场进行阅兵,他独特的个人魅力也鼓舞着前方战斗的士兵们浴血奋战。即使在所谓的多党制民主国家,国家领袖在战争中的一言一行都会深刻的影响民众的士气,即使出现战略上的失误,也不至于落到萨达姆那样墙倒众人推的可怜地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大国,无数王朝在这块土地上的兴衰成败延续了他的战争历史,《孙子兵法》里告戒领导人不要“怒而兴师”,不要随便的干预军队事物,这反过来是鼓励他们要站在更高的高度去权衡大局,“该出手时就出手”。中国的国力已经恢复到了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对手感到害怕的时候了,他们会不遗余力的阻止其复兴程度,会在任何时候发动灭亡中国的战争。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领导人带领我们去战胜每一个潜在的敌人,因为历史也告诉我们:大国的地位是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