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过半铅中毒

王朝电脑技术·作者佚名  2006-0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北京讯)铅损伤是国际公认的危害儿童智力和神经发育系统的“第一杀手”。中国儿童一半以上处于铅中毒状态,部分城市工业园区的儿童铅中毒流行率高达85%。然而目前,中国还没有把血铅检查列入儿童常规检查。

据《法制日报》报道,经有关部门检测,中国部分学校课桌椅棕黑色油漆层中的铅含量超过国际标准36.7倍,有的教科书彩色封面超标达13.6倍。儿童啃咬手指和所持玩具或学习用品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而在胃液中,玩具和学习用品中所含可溶性铅的吸收率高达76%。

报道说,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市中毒控制中心曾对辖区20余所幼儿园的3000名儿童进行了血铅筛查,筛查结果显示,3000名儿童中,1269名儿童体内的血铅含量超过100微克/升的相对安全指标,铅中毒的发病率达42.3%,其中50%的儿童血铅含量达150微克/升,而患重度铅中毒的儿童血铅含量竟达784微克/升。令人瞩目的是,患铅中毒的儿童中,80%都来自于工业区和交通繁忙区。

国际消除儿童铅中毒联盟的专家告诫说,中国如果不进行儿童铅中毒的防治,20年后,中国人平均智力将比美国人低5%。

检测证实上述警告绝非危言耸听。天津市曾追踪调查了1万名14岁以下的儿童体内的铅含量,其中2710名儿童的血铅浓度超过100微克/升,这些儿童普遍存在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钙铁锌等营养元素缺乏、生长发育缓慢等问题。

铅损伤的来源多

据悉,铅损伤的来源主要有:汽车尾气引起的铅污染是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还有家居装饰用品污染;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

针对儿童铅污染来源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大学教授陈万志建议,全面开展宣传咨询活动,提高社会各界对儿童铅污染问题的认识;建立健全法规标准;建立全国性儿童铅污染防控体系,开展全国性的儿童铅污染普查等。

他建议,家长要采取多种措施预防污染,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看书写字后一定要洗手,要避免食用膨化食品以及薯条、松花蛋和爆米花等高含铅食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