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选择道路,赴加拿大留学"两步走"
读者来信:
我是一位高三学生的家长,我的孩子明年高中毕业,从他目前的学习成绩看,考上国内一流大学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我们全家就打算把他送到加拿大留学,希望他能到那里就读一流的高校。想请周刊帮我们订制一套留学计划,到底是高中毕业就出去,还是先读一段时间大专再说。具体应怎样准备?谢谢。
李先生
走出误区
就你的情况,本报记者采访了上教国际高级咨询顾问、留加硕士顾洁桦老师,他曾与许多不同学历背景的高中生、大专生和他们的家长面谈出国留学计划。他指出,首先大家要扭转一个留学误区: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高中成绩一般、高考录取希望不大;或因为高考只考取一本线以下大学或大专而决定出国深造。但是,当谈及留学计划时,很多学生和家长的第一反应是要直接申请进入国外一流高校。追问其原由也十分简单:既然在国内没能上一流大学,去国外就一定要上一流的。否则,出了那么多钱,还只读了国外的一般大学,如何体现留学的价值。有些学生还把被国外一流大学录取或准录取看成是一种荣耀或“雪耻”的表现。这种留学的意图是既不现实,也不科学的。
首先,中国和北美的高等教育体系在众多学科领域中的课程设置和描述、教学理念和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成绩的评估方式等方面都有相当不同。两个体系下的所谓“第一梯队大学”并不可绝对相提并论。
如果学生在国内没能被我国的优秀大学(通常被称作“一本”)录取,他们通常不可能直接进入国外的一流大学深造。就拿学生和家长比较中意的留学目的地加拿大举例:如果学生在上海没考上复旦或交大,想直接申请加拿大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或西蒙菲沙大学的可能性就不大。为什么?加拿大的26所研究型大学对我国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录取标准是:
[1]高中平均成绩不低于80分(百分制);[2]高考成绩不低于满分的70%(顶尖大学要求75%-80%);[3]托福成绩不低于580分(写作不低于4.5-5.0分)或专业雅思平均成绩不低于6.5分(听说读写各不低于6.0分)。即使这三个方面都基本达标,也有可能在个别项目不优秀(比如想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高中数学成绩不好)而不被录取。
而对大专或大学本科在读生或大专毕业生而言,他们接受这些加拿大大学评估的方式不同于应届高中生。作为“成人学生”(ADULTSTUDENT)或称“学分转移学生”(CREDITTRANSFERSTUDENT),他们的在读成绩或大专毕业的2-3年成绩成为被评估的主要对象。其高中和高考成绩次之,通常只作为参考。所以,如果他们的高中后成绩反而不理想[即低于80分(百分制)],也不被考虑录取。
两步方案
值得这些高中生、大专生和大学在读生认真考虑和接受的方案是“两步走”,即先申请可以录取他们的加拿大高等学府。这些大学应当具备以下特征:[1]本身具有本科学历教学水平和资质;[2]与加拿大优秀大学有学分互认资格;[3]我国教育部权威部门认证并推荐的;[4]以教学为主,以研究为辅。
学生选择先进入这样的大学后,又有两个升学方案可循:
1、先在这所大学修完大学至少8门基础课程(满24个学分),成绩优秀,以此资格申请进入优秀大学继续修学;2、先在这所大学修完大学大一大二的全部基础课程,成绩优秀,然后升入优秀大学攻读后两年的专业课程。由于加拿大优秀大学往往在大一大二年级层面每学年有很高的淘汰率。不具备研究和探索能力的学生最好选择先在第一所大学完成前两年的课程时,再谋转校方略。对想把自己在国内修读的大专或大本的部分学习成绩和学分转移至加国大学的学生,首先要了解所修的课程是否和未来的本科专业相关;所读国内大学是否能被所申请的加国大学所承认;也要考虑在到达加拿大后才提出转移学分的申请,因为由学生本人出面的成绩和学分的评估(托福或雅思必须达标为前提)的可能性和转移率会更高。
目前的留学市场中,有一种涉及加拿大优秀大学的所谓“双录取”项目,颇受关注。所谓双录取指申请人在没有参加高考、高中成绩不理想、没有足够语言能力的情况下,仍然获得某优秀大学的ES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大学本科有条件录取。
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大学录取学生回避专业,有些只提及学科走向,如“人文学”。申请进一步追问时,则被告知去了加拿大可以换专业。其真正背景是,这些著名大学之所以“放下身价”,主动准录取条件不符的学生一是为了给本校的英语培训中心招揽学生;二是因为某些学科的部分专业生源匮乏,而以学科名义出面给予申请人有条件录取。比如用“只要学生达到英语标准,本校的人文学院保证录取他入学。”如果学生真的愿意按此方案走,语言达标后,也只能读录取标准和就业率都很低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