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三个途径

王朝英语沙龙·作者佚名  2007-01-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一、分析文章的结构规律

一般来说,我们阅读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文章体裁不同,其结构特点就会各异。因此,我们获取信息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去学习和了解文章的结构,以便更加准确、快速地定位我们要找的信息。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中的阅读理解文章的体裁主要有三类:叙述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下面我们结合六级考试真题来具体说明如何利用文章的结构特点来达到阅读的目的。

1、叙述文

叙述文一般以讲述某一行为(行动)或事件为主,但是六级考试中一般不出现单纯的叙述文,因为单纯的叙述文比较简单、易懂。所以六级考试中的叙述文大多是夹叙夹议的文章,并且这类文章的基本结构模式是:

提出主题:用一段概括性的话引入要叙述的话题或通过事例要表达的观点。

具体事例:

事例 1

事例 2

……

总结或结论:

1995年1月六级考试阅读理解的第二篇就是这样的结构。我们可以将其结构简化为:

Marketers in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have to make a judgment as to their competitor''s role when making marketing strategy decisions.(总括性的话, 接下来是讲Apple Computer Inc.要推出新产品的事例)

Apple''s new computers are much faster and more powerful than its earlier models. (事例 1)

The new computers represent a big improvement over past models, but they also cost much more. (事例 2)

In the future, there will probably be more compatibility between Apple''s and IBM''s products, which no doubt will require both of the two companies change marketing strategies.(结论)

只要理解了这类文章的结构特点解答问题就相当简单,因为这类文章后的阅读理解试题大多是和文章的内容先后顺序一致的,并且细节题居多的试题。

2、说明文(描述文)

说明文的一般结构模式和叙述文的结构模式有相通之处,即: 提出问题(或以一个事例引出问题)-- (专家)发现直接原因 -- 分析深层原因 -- 得出结论或找到出路。

1996年1月六级考试阅读理解第四篇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提出问题:Vidoe recorders and photocopies, even ticket machines on the railways, often seem unnecessarily difficult to use.(具体事例为Last December I bought…)

分析原因(直接原因):

Firstly, the problems are not obvious to the designers.

Secondly, there are too many features in a machine.

Thirdly, it is too late for people find the products difficult to use when they are finished.

Finally, the manufacturers do not have the motivation to improve their for the convenience of the customers when the products sell well.

深层原因: Some manufactures say they concentrate on providing a wide range of features rather than on making the machines easy to use. It is not true.

得出结论: Good design practice is a mixture of specific procedures and general principles.

知道了类似的文章结构特点,就可以据此来进行考题预测。比如,我们看出了该篇文章属于这种结构类型, 就能判断出几个问题中肯定有一个要问原因,还有可能要出现推断题。

3、议论文

我们大家最容易辨认出来的议论文模式是 主张 -- 反主张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作者首先提出一种普遍认可的观点或某些人认可的主张或观点(观点下面往往列举出事实或事例),然后进行澄清,说明自己的主张或观点,或者说提出反主张或真实情况。

1995年6月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阅读理解第二篇就是这样的结构。

文章的开始提出: Beauty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something praiseworthy. (下面是instances to illustrate this point )

作者的反观点是:In the executive circle, beauty can become a liability.

论据是:

1. While attractiveness is a positive factor for a man on his way up the executive ladder, it is harmful to a woman. (下面是更具体的事例)

2. This is true even in politics. (下面是更具体的事例)

议论文的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它的主要题型是作者观点态度题,文章主旨题以及推理判断题。只要发现了这种结构特点,解答问题的主要任务就变成了到段落内找答案,基本上不存在任何困难。

通过研究以上的文章结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在六级考试阅读理解中无论任何体裁的文章都遵循着这样一个共同的模式:提出话题(观点或事例)-- 用事例分析原因(或批驳观点) -- 得出结论。对文章结构特点的把握有助于读者更加自觉地关注文章的开始和结尾,分清观点和事例,从而在六级考试的阅读理解中准确定位,快速答题。

二、巧妙绕开生词

我们这里所说的巧妙绕开生词的方法和上面分析文章结构特点的思路是统一的,也就是说, 只要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了文章,不用认识每一个单词也能照样理解整篇文章。

1. 英语文章中不是所有的词的功能都是同等的,有些词担负着传达主要信息的功能, 而有些词主要起语法作用或者它所传达的信息和下文的其他信息没有联系。这类词有:表示人名,地名,机构名等专有名词。遇到这些词,只要我们能辨认出它是专有名词,就能理解文章而不必知道它的意思。比如在下面的句子中: "In fact", says David Dinges, a sleep special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chool of Medicine, "there''s even a prohibition against admitting we need sleep." 两个引号之间的部分就不必去管它。类似的还有: "We have to totally change our attitude toward napping," says Dr. William Dement of Stanford University, the godfather of sleep research.

2. 我们不用弄清上面某些部分的原因是,它们的后面往往有一个同位语来解释说明它们的意思。这就引起了我们不用弄懂所有单词意思的第二个理由。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文章中的某一个单词不熟悉,我们还可以根据统一篇文章中的其他信息来帮助判断。这类信息有:同位语、下定义、解释、举例、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构词法以及标点符号(如破折号,冒号都表示解释和说明)等。

三、抓住句子的主干

我们要实现快速准确理解文章除了要抓住关键句子外,还要抓住句子当中的关键成分。主要是句子的主干,如主语、谓语和宾语,因为它们是传达信息的主要载体,其他成分,不论它有多么长,多么复杂它都是辅助成分。比如在下面的句子中:Another element in the emergence of prodigies(神童), I found , is a society that values excellence in a certain field and is able nurture talent. 只要我们抓住了Element is society.就可以得知社会是神童出现的一个因素。

我们在今天这一讲中要说明的核心问题是,我们阅读英语文章时, 一定要有一个全局观念, 从宏观上来把握文章,做到了这一点,我们面对各类文章的各类题型都能够从容应对。

四、 抓住 "第三词汇"

语法中的功能词对理解句子十分重要, 同样文章中那些起组织作用的实义词对理解文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掌握了它们就可以大大增强阅读理解中的预知下文的能力。我们把这些词称做 "第三词汇"(区别于仅起语法作用的功能词和一般实义词)。抓住了它们,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意思。这类词有很多, 其中最常见的有:

achieve, addition, attribute, cause, change, consequence, deny, effect, explanation, fact, form, grounds, instance, kind, manner, matter, method, opposite, point, problem, reason, respect, result, same, situation, thing, way.

另外,有人认为"第三词汇"主要是一些"照应名词",其中包括:

abstraction, approach, belief, classification, doctrine, dogma, evaluation, evidence, insight, investigation, illusion, notion, opinion, position, supposition, thery, viewpoint等等。

还有人针对某一文章类型总结出一些 "第三词汇"。 比如:在 "问题---解决"文章模式中,这些 "第三词汇"就更加固定和明确。它们有:

问题:concern, difficulty, dilemma, drawback, hamper, hinder hindrance), obstacle, problem, snag等。

反应:change, combat(v), come up with, develop, find, measure, respond, response等

解决或结果:answer, consequence, effect, outcome, result, solution, (re)solve等。

评价:(in)effect, manage, overcome, succeed, (un)successful, viable, work(v.)

聚集于"主张 -- 反主张"文章结构模式中的该类词汇有:claim, state, truth, false, in fact, in reality, believe等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