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成功游戏发展所需的技术含量(二)
产品优势之一——高素质的画面和音乐
游戏号称“第九艺术”,集合了人类几乎所有艺术的精华于一身,其中又以可操控的视觉效果最为吸引人。视觉和听觉是人类最发达的感官,也是对外界变化最敏感的感官,所以一个游戏要先声夺人,就要首先从这两个方面下工夫。
电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让我们从只能用它画几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到现在几乎可以描绘出任何我们想到的场景,中间仅仅过去不到半个世纪。如今的电脑游戏再也不是“吃豆”、“小蜜蜂”的年代了,只要你有足够的创造力,其余的事情电脑几乎都可以为你完成。所以,怎样让自己的游戏画面更精美、更有冲击力、更让人过目不忘,从而吸引玩家将游戏不断的进行下去,就成了摆在游戏设计者面前在重要课题。综观现在市面上的网络游戏,无不把3D建模、魔法效果、超大场景等作为卖点,以求让玩家一进入就能迅速喜欢这种绚丽的视觉效果,从而成为游戏的忠实用户。
最近几年,主推唯美画面的游戏中,最有名的要算《天堂2》。它使用的是UNREAL的引擎技术,这款游戏的画面表现力是相当令人吃惊的,尽管应用在这样的MMORPG而不是FPS游戏里,画面依然绚丽。而且《天堂2》的背景设定虽然是欧美的奇幻风格,但是人物设定非常接近东方思维(可以说就是日本漫画中的奇幻风格的体现,而不是类似EQ游戏中那种对奇幻风格的真实表现)。无论是在魔法效果还是人物的动作处理上,《天堂2》都做到了尽善尽美。玩家在刚进入游戏时,便可欣赏到城市中央带有魔法效果的雄伟雕塑。城外的风景,也因为游戏画面的完美使得虚拟的景色更为逼真。当我们看着高耸的城堡,栩栩如生的人物,绚丽无比的魔法效果,不禁令人想起《恺撒大帝》系列或是《帝国时代》系列中那唯美的“手绘画”。 《天堂2》凭借它在画面上的极佳表现赢得了广大玩家(特别是MM)的喜爱,成为影响最大的韩国网络游戏之一。
关于音乐,笔者一直认为这是网络游戏的弱项。大部分开发商都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游戏画面上,对游戏中的音乐多少有些忽视。其实,游戏应该提供一个多角度欣赏和享受的空间,不应该仅仅限于视觉。而且,音乐在离开了游戏之后,依然可以伴随玩家,这点是游戏画面很难做到的。一些有名的电视游戏品牌在推出自己游戏作品的同时,经常会伴以游戏音乐专集,这样既把游戏的空间拓展到电视以外,又变相做了宣传,吸引那些不爱玩游戏但喜欢音乐的消费者走进自己的产品,还能够获得一部分收入,一箭三雕,何乐不为呢?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同样值得网络游戏开发商借鉴。
产品优势之二——精良的游戏系统
保障一个游戏耐玩性的关键是什么?笔者认为不是画面、音乐与人设,而是精良的游戏系统。举个最简单的例子,80年代风靡全球的《俄罗斯方块》,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优质画面效果,但却流行了20年,至今还有新版本不断的推出。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俄罗斯方块》有一个卓越的游戏系统,不论你是刚上手还是老玩家,都能从中找到游戏的乐趣。
至于怎么样算是一个好的游戏系统,这个问题实在太过复杂,涉及的方面也太多,限于文章篇幅问题,在这里不再赘述。相信各位玩家见仁见智,都能提出自己鲜明的观点,笔者只想说说自己的一点感受。记得笔者第一次接触PS2游戏《真三国无双》系列时,就被其游戏系统所吸引。这个系统上手非常容易,只用几个键组合就可以完成许多动作,就算闭着眼睛瞎搓,都能用出不错的招式,对于动作游戏苦手来说,真是一大福音。各种辅助系统的使用也很简单,基本是一目了然。但是随着游戏的深入,你会发现,这个容易上手的系统并不如人想象的那么“幼稚”,反而越研究越有深度,各种辅助系统效果也不相同,搭配出来的组合数不胜数。笔者并没有因为熟悉了游戏而产生枯燥感,反而激增了研究探索的乐趣。这样的系统兼容了新手和“老鸟”的期望和要求,可以算得上精良的系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游戏界老前辈光荣公司的经验,能帮助网游开发者编制出更好的系统。
产品优势之三——人性化的服务
现代商品社会的竞争,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当你和竞争对手在价格、质量、包装这些硬件上都不相伯仲时,最后力拼的就是服务了。卖产品其实是在卖服务、拼竞争最后是在拼文化,这一理念早以被发达商业社会中的竞争者奉为圭臬,并努力遵循着。中国虽然市场经济起步比较晚,发展程度落后,大部分市场还停留在“价格战”这种底层次竞争上,但是这样一种理念理应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代表着未来竞争发展的方向。
回到网络游戏这个话题上来,笔者认为网络游戏的经营者应该尤其重视服务,而且应该走在这一领域的最前沿!在中国,网络游戏的赢利基本都是靠点卡实现的,也就是说,游戏本身的客户端基本不用花钱,玩家按照自己进行游戏时间的长短来向厂商付费。更有甚者,连玩游戏都不用花钱,厂商靠出售游戏中的装备、道具等来实现赢利。这样的赢利模式要求厂商必须做好服务,因为利润必须要靠玩家持续进行游戏才能实现,一旦其中被感觉服务不够优良,玩家就会用脚投票,离开游戏,厂商也就没有了利润保障。
按照这个推理,网络游戏玩家应该是被服务的最好的群体,可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尽然。我们随便打开几个网络游戏论坛,都能看到不少抱怨游戏服务质量差劲的帖子,就连一些精品游戏,大运营商也不能幸免。登录难、掉线、外挂问题、GM责任、点卡问题、电话服务问题,这些都在考验着玩家们的耐性和商家的道德底线。其实,笔者认为,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的难度,无非是需要厂商推己及人的想想,想想当广大用户在不眠不休地支持你们提供的游戏时,你们应该尽到的一些责任。做网络游戏,不是把它设计出来包装好,就可以高枕无忧,坐地分钱了。它更需要和玩家进行及时良性的互动,这才能推动这个产业的进步。如果网络游戏只是开发商自拉自唱,无法引起消费者的共鸣,那么现在价值百亿的市场,可能转眼土崩瓦解。这绝对不是耸人听闻,而且笔者相信作为热爱游戏文化的玩家和开发者一样,都不会愿意看到这一幕变为现实。所以希望所有厂商拿起优质服务的武器,给中国的网络游戏开辟出一片更完美的天地。
中国的网络业,可以说是少有的几个可以和世界领先技术抗衡的行业,而其中,网络游戏又以它惊人的发展速度令全球的同行侧目。笔者在此做篇小文,为的是抛砖引玉,开拓一个集思广益的空间,也为中国自己的游戏产业发挥些光热。
更让人叫绝的是,《魔兽世界》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精品定位而忽略了那些非核心玩家,反而在笼络非核心玩家方面,下了更大工夫。网络游戏说到底,就是一种商品,它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利润。如果只有几百个核心玩家在游戏里“死磕”,你游戏做得再精良,也达不到赚钱的目的,《魔兽世界》的运营者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魔兽世界》与全球第一品牌——可口可乐来了一个“强强联手”,互相推销,并且请来红遍两岸三地的偶像组合SHE来做电视广告。这招果然有奇效,凭借可口可乐的知名度和广大消费群体,再加上SHE的偶像号召力和优秀的广告创意,《魔兽世界》硬生生地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时尚话题。笔者身边不少爱好网络游戏的朋友都转投《魔兽世界》的怀抱,更有一些朋友是因为喝可乐得到了游戏时间而拿起鼠标,走进了从未涉足的网络游戏世界。《魔兽世界》的宣传攻势,足以作为经典案例写如游戏业和广告业的教材。
来源: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