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七上八下” 汇改决定中线走势
郑步春 每日经济新闻[2006-07-01]
昨日上证综指因利好跳高8点开盘并冲高至1691点,但随后被汹涌抛盘打回原形。经过一整天多空恶斗,上证综指报收于1672点,微涨0.6点,K线为“假阴线”,两市成交470亿元。由于高开,上证综指终于未能完成12连阳壮举。总结一周,上证综指共涨4.1%。
股指高开首先是因隔夜有色金属狂涨并带动沪深金属股大涨,其次是因电力股受惠电费涨价高开,股指快速回落原因却简单,即恐高症在11连阳后终于发作。近期沪综指连拉11阳,没经过象样调整即迫近前期高点1695点,而深综指还一度创出新高。
在资金解冻的周四和周五正巧都有好消息出台,第一天是机械装备股有好消息,第二天是电力股有好消息,来得巧的消息被部分主力大加利用。
周五早盘人民币中间价为7.9956,最后收7.9943,盘中最高7.9922,无论以收盘价还是以盘中最高价计均创出汇改来新高。人民币已连续四天收在8元下方,似乎已经摆脱在8元上下反复和纠缠僵局,将来极可能长期维持这种“七上八下”状。
人民币既已走到这一步,投资者已不能再疑惑,在研发大盘和个股时应较以前更重视该因素。本轮行情背景一为股改,二为汇改,而据笔者观察,所谓股改只是表面现象,只是极具迷惑力的炒作借口,其实和大盘超强没什么关系,大众集体误会了。因此,利好主线只有一个,即汇改。
一般而言,如果后市人民币升值速度太快,则对股市未必是好事,这可能使资金过多局面得到一定程度扭转;如果人民币升值速度不快,则对股市是重大利好。
另外,仅凭快和慢就判断局势仍可能误会,还需观察“主动”和“被动”之分。以周五为例,美元因美联储加息后的声明温和而惨跌1%,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创新高就有“顺水推舟”味道,这种能够合理解释的、能找到台阶下的“被动”升值未必引发升值预期,热钱未必会加快流入。
相反,如果美元波动极微或走得极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大幅升值就属于“主动”升值。由于无法合理解释这种升值,所以这就可能引发热钱加速流入,这虽对宏观调控不利,但会推升股市。
综上所述,如果出现主动的或缓慢的升值,则股市上档预期即可放大,超额流动性或可压制股市制度缺陷,整体市场离“为缺陷埋单”还远;相反,如果出现被动或快速升值,则行情调整就可能提前来临。这也是未来中线看盘要点。
从短线看,在多数小额投资者等待下周三中行上市并打算见机行事时,须防下周一或周二主力出其不意地抽去梯板。人们只是想中行到底是带好大盘还是拖累大盘,极易忽略中行上市前提前变盘的可能性。
最后提醒一点,目前操作上重要的不是小心利空,而是小心“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