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保鲜技术路线:单门冷藏到变频保鲜
2006年5月13日,拥有变频技术优势的海信矢量变频系列冰箱获得中国国际家电展评选的超级节能和工业设计两项大奖。
节能和保鲜,冰箱业的两个主要诉求点。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主导的中国家电市场联合调查研究课题组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影响冰箱购买因素的指标中,84.7%的人把保鲜和节能作为购买冰箱主要考虑的因素,但保鲜已经取代节能跃升为首要因素。
保鲜回归“技术本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冰箱保鲜的需求也开始随之升级,从以前单纯的希望冰箱能延长食物保质期,逐渐发展到对食物口味、口感、营养等因素的追求,这种需求推动了冰箱保鲜回归“技术”本位。
变频保鲜技术、超级0度生物保鲜、宽温区保鲜、维生素保鲜、金属离子杀菌、速冻007保鲜、多循环制冷保鲜等技术概念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精彩纷呈的选择,需求变化引发中国冰箱保鲜技术全面升级。
专家指出,保鲜,也就是保持水分、实现营养不变质,是冰箱最核心的功能。梳理中国冰箱保鲜的技术路线,可以分为三条路线:
一是分区保鲜的技术发展。1956年中国第一台单门冷藏冰箱推出,其技术原理是通过降低冷藏室的温度延长食物的保质时间并密闭减少水分流失。1984 年,中国第一台双门冷藏冷冻冰箱推出,其技术原理是冷藏、冷冻温区分开,率先在冷冻室内采用温度变动小的“保霜冷冻”技术,并通过密封冷冻食品的水份使附着在食品上的霜量减至过去的1/4,其结果使由于霜导致冷冻食品的劣化作用减小到最低限度。上个世纪90年代末0度冷藏保鲜技术、-7度冷冻技术兴起,分区保鲜技术进一步深化,目前三温区保鲜、四温区保鲜甚至更多温区的冰箱不断推出丰富和满足了按照不同食品的适宜保鲜温度,进行分段式保鲜的需求,目前的分区保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二是系统温控保鲜技术的发展。从机械温控技术到电脑温控技术,从单循环制冷温控技术到双循环、多循环温控技术,从直冷温控技术到直冷、风冷混合温控技术,都是通过对冰箱制冷管路系统的优化突破实现低温控制和温差上下波动的减小。
2006年5月13日,拥有变频技术优势的海信矢量变频系列冰箱获得中国国际家电展评选的超级节能和工业设计两项大奖。
节能和保鲜,冰箱业的两个主要诉求点。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主导的中国家电市场联合调查研究课题组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影响冰箱购买因素的指标中,84.7%的人把保鲜和节能作为购买冰箱主要考虑的因素,但保鲜已经取代节能跃升为首要因素。
保鲜回归“技术本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冰箱保鲜的需求也开始随之升级,从以前单纯的希望冰箱能延长食物保质期,逐渐发展到对食物口味、口感、营养等因素的追求,这种需求推动了冰箱保鲜回归“技术”本位。
变频保鲜技术、超级0度生物保鲜、宽温区保鲜、维生素保鲜、金属离子杀菌、速冻007保鲜、多循环制冷保鲜等技术概念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精彩纷呈的选择,需求变化引发中国冰箱保鲜技术全面升级。
专家指出,保鲜,也就是保持水分、实现营养不变质,是冰箱最核心的功能。梳理中国冰箱保鲜的技术路线,可以分为三条路线:
一是分区保鲜的技术发展。1956年中国第一台单门冷藏冰箱推出,其技术原理是通过降低冷藏室的温度延长食物的保质时间并密闭减少水分流失。1984 年,中国第一台双门冷藏冷冻冰箱推出,其技术原理是冷藏、冷冻温区分开,率先在冷冻室内采用温度变动小的“保霜冷冻”技术,并通过密封冷冻食品的水份使附着在食品上的霜量减至过去的1/4,其结果使由于霜导致冷冻食品的劣化作用减小到最低限度。上个世纪90年代末0度冷藏保鲜技术、-7度冷冻技术兴起,分区保鲜技术进一步深化,目前三温区保鲜、四温区保鲜甚至更多温区的冰箱不断推出丰富和满足了按照不同食品的适宜保鲜温度,进行分段式保鲜的需求,目前的分区保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二是系统温控保鲜技术的发展。从机械温控技术到电脑温控技术,从单循环制冷温控技术到双循环、多循环温控技术,从直冷温控技术到直冷、风冷混合温控技术,都是通过对冰箱制冷管路系统的优化突破实现低温控制和温差上下波动的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