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太阳能 消遁石油荒 纳米技术让人类能源不竭

王朝电脑技术·作者佚名  2006-0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9月中旬的一个上午,南京大学特聘教授、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邹志刚在室内做了一个演示:将两块粘在一起的深色玻璃片放在60瓦的台灯下,打开台灯,再接通玻璃片另一头用电线连接着的简易小风扇,叶片马上转了起来;灯一关,风扇就停止了转动。“这奥妙藏于涂在玻璃片上的纳米光催化材料里。”邹教授笑着说。

据介绍,在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帮助下,太阳能不仅可以转化成化学能——氢,将来可代替石油;还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代替水力、火力发电;同时也能通过光催化作用,分解有毒有害物,净化环境。

据悉,每年照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能相当于全世界每年能源消耗总量的1万倍和全世界化石能源总量的1/10。而在太阳光中,波长为400nm(纳米)以下的紫外光约占4%左右;太阳能热水器所利用的太阳能是800nm以上的红外光,约占46%,但这种红外光只能转化为热能;而波长为400—800nm的可见光能量占到整个太阳能的50%左右。因此,怎样提高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利用率,是各国科学家正在探索的热点。邹志刚教授所在的课题组在2001年,与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合作,把在氧化物超导材料领域所获得的结晶物理学材料设计手法、经验、知识等应用于光催化领域,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地开发出可见光响应型水全分解光催化剂。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产业界产生了很大反响。

最近,邹志刚课题组在南京大学又首次实现了在户外——实际太阳光下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实验,使其在实验室的研究得到了证实。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