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废弃物可制备低聚木糖饲料添加剂

王朝电脑技术·作者佚名  2006-0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以农作物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深度加工利用,制造出高附加值的低聚木糖饲料添加剂,是由南京林业大学校长、林产和生物化工专家余世袁教授主持开发的科技成果。日前,国家林业局在南京组织的鉴定会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欧阳平凯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科院宋湛谦研究员等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高度评价了这一成果的创新性和产业化推广价值。

低聚木糖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的一种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等国纷纷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低聚木糖的制备一般以富含木聚糖的植物(如桦木、玉米芯、蔗渣、棉籽壳等)为原料,用微生物分泌的木聚糖酶为生物催化剂,降解木聚糖成为聚合度低、可溶于水的低聚木糖。但由于其制备成本高昂,一直未能取得理想效果。而国内功能性低聚木糖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且方向多为食品添加剂。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南京林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在余世袁的主持带领下,开始从事用农林废弃物制备低聚木糖的研究与开发。这个项目先后被列为国家高技术应用项目、国家先进农业技术重点引进项目和江苏省重大科技项目。经过8年努力,研究人员克服一系列技术难题,在国内外首次开发成功了低成本的低聚木糖饲料添加剂。其试产品分别在山东泰安、南京、东台的蛋鸡大规模养殖试验获得成功。据东台市的试验,每公斤鸡饲料中只需加入价值1分5厘钱的低聚木糖添加剂,蛋鸡的产蛋量可增加5%—7%,鸡蛋的胆固醇含量降低30%—60%,并能提高鸡的抵抗力,降低其死亡6%、用药量15%—30%,1000只鸡一年可增加毛利润1890%—3460元,毛利润增加17%—28%。

在江西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资助下,低聚木糖在鸭、猪以及鱼、虾等特种水产养殖中进行试验也已取得显著成效。南京林业大学这一科技成果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今年7月,又被国家 农业部 正式授予低聚木糖“饲料添加剂新产品”证书,保护期为8年。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肉、蛋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由于药物残留等有害物质超标,年出口量仅60万吨。低聚木糖无公害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成功,对降低养殖业产品药物残留、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和保护人民健康均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