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咬”住棉花动脑筋 天门两项发明获国家专利
湖北日报讯 15日从天门市专利局获悉,该市农民杨国才和罗昌远分别发明的摘棉机和剐花机,近日双双获得国家专利申请号。这是继农民梅小坤发明棉花剥花机之后,该市农民发明爱好者“咬”住棉花动脑筋结出的硕果。
天门年产棉花百万担,以前摘棉、剥棉全靠手工。去年,该市汪场镇金场村农民梅小坤发明棉花剥花机,一举改写了沿袭几千年的手工剥棉花的历史。梅小坤以专利占20%股份入股,和天门籍老板黄小周共同组建公司生产剥花机,目前订单已达到两万台。
梅小坤的成功在天门引发“轰动效应”,很多农民发明爱好者也纷纷围绕棉花动起了脑筋。
竟陵区西龙村农民杨国才,成功研制出摘棉机。其外形很像常见的喷雾器,不但可将棉朵采摘彻底,而且不伤手,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
竟陵区农民罗昌远发明了剐花机。该发明功用类似剥花机,可将棉花从棉壳和杂质中分离出来,遇到棉花水分过重或棉桃尚未完全成熟,有专门的装置可将棉桃剐净。
他们的发明立即引起天门市内外有识之士关注,纷纷上门洽淡合作事宜。罗昌远表示,将从7月开始试销其产品,并希望能找到合适的厂商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