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高企 煤替代油进入视野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用煤炭做燃料,这很寻常。但是如果要用它来做墙面漆、肥料和食品袋的主要原料呢?随着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且无下跌的迹象,以及一些使用煤炭的激励措施写进美国《2005能源政策法案》(2005 Energy Policy Act),估计这一天已经为时不远了。使用石油和天然气作为给料的化学公司则期盼着这一切尽快成为现实。

从某种程度来说,化学公司一直对煤炭替代石油这一由来已久的设想重视不够。早在20世纪初,煤焦油提取物就已经被用来生产化学产品;将煤炭加热直到其变成氧气和一氧化碳并直接使用它们生产制造肥料所需要的氨,或者将它们液化用作生产塑料的基本材料。

根据美国化学理事会的统计数字,去年化学行业的给料成本达到了401.2亿美元,而2004年的这一数字为340亿美元,2003年为251亿美元,1999年仅为128亿美元。

去年,化学工业产值为2137.5亿美元,其中给料成本所占比例已经达到近19%,2004年的这一比例为17.5%,2003年为14.5%,而1999年仅为8%。而对那些生产乙烯和丙烯(生产塑料的重要基础材料)等给料密集型产品的公司来说,这一比例可能还要翻番。

瑞士信贷分析师威廉·扬认为:“调整生产过程和兴建工厂可能需要三到四年时间,但煤炭可能是这一行业将来的主要给料。”

事实上,在煤炭储量丰富但石油匮乏的南非等国,情况早已是这样。总部设在约翰内斯堡的萨索尔公司从事生产和销售以煤炭为基础的给料业务已经有多年。

不少中国公司也已经开始用煤炭来生产聚乙烯单体,该物质是用来生产建筑管道的聚氯乙烯的前体。《化学周刊》编辑安德鲁·伍德说,许多美国和欧洲公司也计划在中国设厂,用煤炭来生产其它化学材料。“尽管尚未有人作出实际的承诺,但很明显这是一股新浪潮的开端。”

一些煤炭气化设备生产商已经开始准备迎接大批量定单的到来。2004年6月,通用电气并购了雪佛龙-德士古石油公司的煤炭气化业务。目前,该公司期待着从用煤气发电的业务中获取利润。不过,该公司负责煤炭气化业务的一名经理表示:“从近期来看,将煤炭转化为化学材料能提供最为显著的机会。”

煤炭似乎是可以源源不断地供应的。根据世界能源理事会的统计,2004年美国探明的可开采的煤炭储量为2544亿吨,中国的数字为1145亿吨。难怪Nexant化学系统公司的爱德华·格拉茨认为:“谷类等可再生物质和煤炭恐怕是我们唯一的不会枯竭的自然资源。”

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