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攻克水稻稻褐飞虱难题

王朝电脑技术·作者佚名  2006-0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随着对水稻稻褐飞虱虫害抗虫性基因的发现和首批抗虫性种质的培育成功,广西已攻克有“水稻杀手”之称的稻褐飞虱虫害。

“普通野生稻稻褐飞虱抗性基因和种质创新”项目近日已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的鉴定,正在考虑大面积育种推广。

稻褐飞虱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水稻最主要的虫害,具有迁飞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在稻褐飞虱暴发的年份,有些地方甚至颗粒无收。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印度、菲律宾、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究开发,致力于解决这一难题,但迄今为止尚未开发出能够育种推广的广谱抗性类水稻品种。

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副主任李荣柏从1994年开始就率领课题组进行研究,终于找到了从普通野生稻纯合抗源并培养水稻抗源品种的有效方法。

目前我国稻田农药用量20%-30%用于防治稻褐飞虱,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比例则达到40%以上。随着对稻褐飞虱具有抗性的水稻品种不断育出和大面积推广,将大大减少农药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中国水稻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