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上海83%读者抱怨书价太高 书价陷怪圈
最近被广泛传播的一个消息令人担忧: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下降,而上海“市民信箱”的调查数据则显示,有83%的读者抱怨书价太高
文汇报 普通老百姓对近年来的书价颇有微词。在走访中,一位读者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他说:“美国的平装书一般是9到10美元,是中国同类图书的三倍,而美国的人均收入算起来却是中国的十倍,很明显,中国的书价是相对偏高的。”但另一方面,书价已经陷入了
怪圈:书价越高,读者越买不起;而读者越不买,书价就越高,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读者抱怨书贵,一些书商和出版人则持不同看法。上海“九久读书人”董事长黄育海就表示,说书价贵是种偏见。他认为,我国之前曾有一度书价非常低,当时一本书甚至几分钱就能买到,但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对全民进行文化普及。现在,我们早已过了这样的历史时期,对图书的消费观念不能停留在从前。还有一些出版人告诉记者,现在一般正规出版社对于书价都有着非常严格的核价机制,因此不可能随意定价。“现在的电影票一张动辄要六七十元,像上海、北京等大都市,奢侈品的消费能力也已经到了一定水平。怎么花二三十元买一本书,就嫌贵了呢?”
在采访中,一位平时非常关注社科学术著作的读者向记者反映,他认为经典著作的定价如果和畅销小说的标准是一样的话,那就太不合理了。对那些承载着人类精神文化价值的书与看过就算的畅销书定价上应该有所区别。 (陈熙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