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报告:喜庆的婚宴 喷火的彩带(二)
[同期]刘伟的父亲刘同安
现在出这个事,真是很烦恼,晚上做梦,孩子,火,我晚上一睡觉脑子就轰轰的,事情非常大,后来看电视以后,那个镜头,突然起来坐着,我一直都不能入眠。
从重放的录像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大火发生的时候,亲戚朋友正在向新郎新娘的身上喷洒彩带,人们很快就把目光集中在这种产品上。彩带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产品,它可以喷出色彩斑斓类似泡沫一样的东西,又容易清理,因此彩带出现以后立刻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并频繁出现在各种喜庆的场面。无论是婚礼还是庆典活动彩带都会增加欢乐的气氛。
在刘伟的家里,至今依然保留着当时购买的彩带。在婚礼大火发生以后,刘伟的父亲和朋友们一直在寻找起火的原因。经过多次试验,他们发现无论是用火去点喷出的彩带,还是直接对着火喷射,彩带都很容易着火。
那么为什么彩带这么容易点燃,是只有刘伟购买的彩带容易点燃,还是所有的这类产品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呢?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化工系的吴新民教授为记者揭开了彩带易燃的谜底。
[同期]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化工系教授 吴新民
喷射的彩带,目前市场上的种类比较多,它的主要成分是一些高分子的,脂类的,这种树脂化合物,这种物质需要溶解在有机溶剂里边,这些有机溶剂包括乙醇、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像液化石油气这些都可以作为充填物,这些物质一旦在空气里边呈雾状的时候,很容易起火。
另外彩条的颜色也是用容易燃烧的油漆调出来的。吴教授用刘伟婚礼上使用的彩带和从市场购买的其他品种的彩带分别作了试验。无论哪一种彩带,当对着酒精灯喷射的时候,都会着火。
即使换成温度更低的电炉子,彩带也同样会起火。
[同期]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化工系教授 吴新民
记者:为什么要用两种火源进行实验?电炉是属于暗火,就像我们抽烟的烟头一样,而酒精灯是属于明火,就像我们在喜庆的场合,抽烟的时候打打火机。
试验的结果证明,烟头和打火机这样的火源可以轻易地点燃彩带,但是从婚礼现场的录像中可以看到,婚礼刚刚开始,在新郎新娘周围并没有人抽烟,那么婚礼现场的火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再来用慢镜头重新看一遍现场录像。显然火星是从画面下方这个穿白衣服的人手里出来的。
原来这个人当时拿的这种彩纸是靠火药喷射的。只要一拉底部的引线,靠火药的冲击力彩纸就会喷出来,刘伟的父亲拿这种还没有用完的这种彩纸做了演示。随着嘭的一声响,在彩纸飞出的瞬间伴随着火药爆炸的火星。
[同期]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化工系教授 吴新民
本身新娘穿的衣裳是很容易燃烧的,大家都往她身上喷,她身上易燃物的浓度相当高,所以稍微有拉炮那样的火焰,或者她身上甚至有静电都有可能使它燃烧起来。
至此,我们终于弄清楚了婚礼上无名大火的起因,当新婚夫妇走入礼堂的时候,亲朋好友向他们身上喷洒了大量的易燃的树脂和油漆,同时还喷出了大量的可燃气体。高浓度的易燃物,遇到了喷射彩纸时发出的火星,立刻引燃了大火,也把一场好端端的婚礼变成了刘伟一家人的噩梦。而同样由彩带引起的意外事故在其他地方也时有发生。
2000年5月 沈阳 姚先生在婚礼上被彩带引发的大火烧伤。
2001年11月 厦门 彩带引发的大火让施先生的结婚典礼被迫中断。
2005年6月 重庆 渝中区一市场开业庆典,喷射的彩带造成高压线短路,引发大面积停电。
此外,北京、天津、青岛、深圳等也曾发生由彩带引发的火灾伤人事件。
据了解,在国外一般把彩带这类精细化工产品统称为气溶胶,列入危险品类别。对它的生产和销售都有严格的管理。
[同期]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化工系教授 吴新民
国外是属于危险和限制使用的物品,在我们国家目前的这个法规还需要对这些方面进行规范,使用的这些物品本来就在化学里边就列成是危险品,易燃易爆的这种危险品,所以说在使用的时候,国家对它使用的这些溶剂是有规定,但把是作为一种商品后,国家还没来得及制定规则来管理它。
记者咨询了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结果发现我们国家还没有针对彩带产品的国家标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国家有关部门也没有对这类产品进行过专项抽查。虽然彩带的每一种组成成分都被列为危险品,但是对于五花八门的彩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