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料市场热浪袭人 国际供应商强劲抢滩
就像中国8%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独一无二一样,中国面料市场所蕴含的巨大容量,也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有资料显示,未来5年,中国氨纶将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增长,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氨纶弹性纤维市场。国际化纤市场专业调查机构Opusbusi-ness咨询公司的分析显示,今后国际弹性纤维市场的需求将继续保持7%至8%的增长速度,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是弹性纤维消费的主要市场。中国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秘书长杨兆华认为,今后一段时间,中国服装面料需求将较大增长,成为国际供应商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场。
中国面料市场容量大的依据是,中国是服装面料的消费大国,去年我国出口服装412亿美元,国内服装需求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消耗服装面料超过250亿米。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至6月,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值为410.6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95%。1至6月,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为337.40亿美元,同比增长28.54%,其中服装出口213.33亿美元,增长26.35%。中国服装协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判断:今年我国服装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向上的态势,随着“非典”疫情的解除,内外销市场逐步回暖。这些都是中国面料市场红火的重要保证。
嗅觉灵敏的国外供应商在中国市场尝到了甜头。2002年,我国共进口各类面料46.47亿米,其中以档次较高的化纤制品和毛制品为主,化纤面料主要从日本、台湾地区和韩国进口,而从欧盟进口的毛制品比重较大。我国面料主要进口国都把拓展中国市场作为重心。
据日本纺织业界有关人士介绍,日本面料供应商把中国市场看成最有希望的市场。日本高科技纤维产业总体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近年,日本一些生产高科技纤维的公司相继在中国投资设厂,作为拓展中国市场的基地。今年,接近60家日本面料公司参与由JapanCreationExportPromotionGroup组织的日本国际展团,希望通过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将日本的面料带到中国市场,加强双方的贸易往来。据展览主办单位介绍,本届展会日本企业参展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比上届参展面积400多平方米增加了近四倍。据日本纺织业界人士透露,从明年起,日本纺织企业开拓以中国为重心的海外市场将得到政府的资助。
韩国面料供应商也不甘示弱。近年,韩国面料供应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似乎比日本企业更快。“韩流”对我国服装市场潮流有不小的影响。韩国著名化纤企业晓星株式会社社长称,目前世界纤维产业正在向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转移,进军中国已成为一种潮流。据悉,韩国星株式会社已在中国浙江嘉兴建立了生产氨纶的合资厂。韩国汇维仕公司在四川自贡投巨资建立了纤维企业。为了顺应韩国纺织企业拓展中国市场的需求,韩国纤维产业联合会今年4月还在中国上海主办了韩国纤维服装综合展。业内人士称,该展会是韩国纺织业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第一声发令枪。在第九届interTEXTILE展上,韩国纺织协会又将率众多企业参展,大力进军中国市场。
外国面料供应商强力抢滩中国市场,从杜邦的举措也反映出来。通过参加中国国际内衣展,杜邦的莱卡被中国内衣企业广泛接受后,美国杜邦公司今年又开始拓展中国外衣面料市场。据interTEX-TILE主办单位有关人员介绍,今年10月14日至16日在上海举办的interTEXTILE展上,杜邦公司的莱卡纤维将首次参展,杜邦公司同时还将邀请其最佳合作伙伴54多家莱卡纤维用户共同参展。国际纤维供应商的这一重大举措,预示着其进军中国面料市场的号角已经吹响。 (服装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