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会否决配额全部招标建议
酝酿减少输欧美纺企
在原则稳定的大环境下,只作微观调整
对于在本届广交会上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纺织品配额全部公开招标”的提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姜哲昨日明确予以否定。姜哲在昨日的纺织行业座谈会上对企业进行安抚,“输美、输欧纺织品配额的分配及招标比例为70∶30,这是原则性问题,不可能有大的改变,你们放心好了。”
但姜哲建议,在原则稳定的大环境下,应对细节进行调整。
商务部安抚“重点企业”
近日,业界传出了有纺企建议商务部“纺织品配额全部公开招标”的消息,记者亦了解到,商务部正对此事进行调研,但不少大型企业负责人深感忧虑。为此,昨日,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召开纺织企业座谈会,数十家企业与会。在自由发问时间内,有企业迫不及待地提出:“希望纺织品配额政策能够保持稳定!”
记者同时获悉,17日上午,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出席了在广州召开的纺织品服装重点出口企业座谈会,与会企业也纷纷表示目前商务部制定的设限纺织品出口管理办法已充分兼顾到各方利益,显示了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希望政府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公平和效率相结合,为企业创造一个可预见性的出口贸易环境。
对此姜哲安抚众纺企,“中美、中欧纺织品谈判后,商务部制定了设限后的《纺织品出口管理办法》,《办法》中规定了输欧美纺织品协议量70%按业绩分配、30%公开招标,这个比例是上报中央批准的,如果需要进行改变,肯定还要再报批。这是个大原则性的问题,如果要改变,肯定会征求企业的意见。所以,你们放心好了!”
姜哲称,纺织品配额制度不会作大的调整。在原则稳定的大环境下,只在技术上作微观的调整。
再减少输欧美企业数量
姜哲认为,应该进行调整的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纺织品业绩分配中的设限地区和全球市场的比例,扩大设限地区出口数量的比重;二是提高最低业绩分配量;三是贸易做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才有资格参与。
“不是每个人理所当然地看到有蛋糕就可以去吃一口的。”姜哲建议,对有资格参与输欧美纺织品出口配额的分配及招标的企业数量进行减少,以改变现时配额使用率低的现状。
“投标企业和参与业绩分配企业的门槛太低了。”姜哲说,数以万计的企业涌进来,企业间的竞争加剧造成配额使用率降低。他举例说,在2006年度输美纺织品第二次业绩分配中,平均每个企业分得纺织品配额4.29万平方米;输欧第二次分配中,平均每个企业分得纺织品配额数量6吨多。“这是个什么样的概念?4.29万平方米,基本上就是一个中型厂一个星期的产能;6吨多,一个100~200人的工厂半个月就可以生产完毕!”
姜哲说,以上的数字只是平均数,有的企业只能分到200件的配额,这样连转让的行政成本都不够,企业干脆就不转让搁在一边,导致一部分零散配额的浪费,现时初步测算大概有20%的配额可能被浪费掉。另外一个可能性就是,大量对欧美没有出口的企业手中也持有配额,很容易助长配额投机市场。
业界观点 不要只盯着欧美市场
由于欧美重新设限,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还存在纺织品配额的国家,而且目前出口情况不容乐观。统计数字表明,今年1~2月纺织品服装整体出口增长为15.3%,但对美国市场下跌2%,对欧盟仅微增2%。
首先是因为对美协议签得比较晚,一些美国采购商在去年下半年将订单转移给其他地区。广东省丝绸集团董事长蔡高声认为,周边国家享受全球配额取消的有利条件而与中国形成激烈的竞争。例如印度在过去3个月里出口速度连续超过中国达到44%,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家也有不俗的出口业绩。
“2005年度,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的金额为50多亿美元,出口欧洲的金额为30多亿美元,这加起来也不过是90亿美元。”姜哲说,大家不要把精力都放在90亿的欧美市场上,去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全球市场达到150亿美元,“更大的市场在等着你们。”
蔡高声对记者说,从本届广交会看来,中东南美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客人比较多,增幅达到30%。可望通过转移市场来减低欧美市场的风险。
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