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输液包装
塑料输液包装
一、塑料输液包装的引进状况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至2001年3月,我国共有37家企业已引进或签订了塑料包装生产线的引进合同。其中有21家企业引进了25条软袋生产线(含制袋机、灌装机及制袋灌装一体机)。有16家企业引进了19条塑瓶生产线(含制瓶灌装两步法生产线及吹灌封三合一一体机)。设计生产能力约为3亿瓶(袋),约占全国输液生产总能力20亿瓶的15%(不含医院制剂室的输液)。实际生产能力约为1亿瓶(袋)左右,占全国输液总生产能力的5%,这个数字与1998年 10月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大输液专业委员会黄山会议相比,设计生产能力增加了10%,但实际产量未有很大提高。
二、目前国内软包装输液存在的问题
(1)缺乏权威性医用塑料输液包装材料标准。
国内有关医用塑料输液包材容器的标准尚未出台,各企业基本参照欧美通行的标准制定塑料输液包材的厂标。国家应对这方面加强政策法规的管理。这样既避免了项目单位在塑料包材标准选择上产生困惑,又避免软包装输液生产企业在产品营销上的无序竞争。
(2)软包装输液生产缺乏技术和人力资源。
a.设备引进和运行缺乏有力的配套技术支持,使得一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一时无法投入生产,在财力和物力上造成极大的浪费;
b.企业在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前、中、后期人力资源的准备不充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严重缺乏;
c.软包装输液生产的过程缺乏一个成熟的质量保证体系。软包装输液生产并非简单的玻瓶输液生产更换包装,其质量保证体系随包装的更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跨国公司在华合资的输液生产企业均带来了母公司的质保体系,而我们绝大多数民族企业未能跟上这个步伐。
(3)软包装输液生产成本偏高。
a.配套引进设备偏多,一次性投资偏大、折旧率高;
b.包装材料优质级医用颗粒料、PVC/非PVC简膜、片膜、口管、胶卷、塑盖等均需进口;
(4)软包装输液没有优质新药品支持。
目前上市的软包装输液,90%以上的品种均为普液,即葡萄糖、氯化钠等,虽然许多项目单位在立项和研发阶段均提到生产优质新品种,如治疗性输液等,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软塑输液企业获利的最终途径一靠扩大生产规模,二靠优质产品。若无优质产品,则目前的高卖价也只是短期效益,随着软包装输液引进厂家的增多,将来也许会出现软塑输液大战。
(5)市场问题(主要体现在输液价格和护士的用药习惯上)。国内玻瓶和塑瓶装大输液占全部市场的95%上,价格有绝对优势,另依护士们现在遵守的操作规程,人们不易轻易接受软袋这个新事物(因为袋子不能站立,无法轻松加药)。
三、我国塑料输液包装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塑料输液包装的发展会缓慢谨慎的前行。当引进企业普遍取得技术和市场的成功后,相信会有大发展。在包装形式和包装材料上,肯定会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不管是塑瓶还是软袋,不管是何种材料,都会有其相应的市场。
跨国企业仍是塑料输液包装发展的领头羊。国内企业在花大力气引进塑料输液包装生产设备的同时,应尝试引进国外塑料输液包装的先进技术、工艺及管理,下大力气培训各类人才。从生产软件上下功夫,缺项的应填平补齐,尚未引进的要未雨绸缪。并在生产企业中大力开展各类形式的塑料包装输液的技术交流和信息互通,交流经验、取长补短,避免引进设备的闲置和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