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家应警惕高企油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执行董事加藤隆俊(Takatoshi Kato)周一表示,亚洲经济体表现良好,但需要对油价高企带来的通胀压力保持警惕。
加藤隆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油价的不断攀升目前为止还没有伤害全球经济,但油价前景的不稳定性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他指出,目前很难判断油价何时会封顶,因为对原油供给的忧虑,而非强劲的原油需求,是近期油价上扬的主要诱因。
加藤隆俊认为,具有相对较高通胀的亚洲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应该在高企油价带来通胀压力前就保持高度警惕。
由于原油供给忧虑加剧以及伊朗核危机日益呈现,Nymex原油期货上周五突破至75.17美元/桶的历史新高。
西方七大工业国(G7)上周五在华盛顿召开会议,G7财长们在会上发布了一份声明,该声明指出,尽管油价不断飙升,但通胀仍然受控,不过油价始终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之一。
亚洲经济前景依旧维持强劲。IMF在上次公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指出,06年亚洲新兴经济体的GDP增长预计将达到7.9%,虽然低于05年的8.2%,但仍然高于IMF在去年9月做出的增长6.9%的预期。
在一些亚洲新兴经济体中,政府通胀财政支出对高油价和低零售价格造成的缺口进行补贴,这样也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缓解通胀压力。
但加藤隆俊表示,如果油价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走高,政府应该减少此类补贴,并将高油价逐步转嫁给消费者。
他说道:“即使消费者物价指数由于(停止补贴)而出现上升,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