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恋爱 小白领vs大品牌
说起奢侈品、大品牌,人们想到的只能是东方广场、国贸商城、王府饭店的名品店,凡人不理的导购小姐和不够亲切的价格标签。如今,一项调查却颠覆了人们的观念。68.8%的受访者愿意自掏腰包购买奢侈品,56.7%的受访者为此曾有过特意积蓄一段时间的经历,受访者在奢侈品上的年消费达到了人均22062.8元。更有调查称,内地奢侈品消费者已占总人口的13%,大部分消费者为年龄低于40岁的年轻人。大品牌不再是金领、富豪的专属品,小白领也可以和大品牌谈场恋爱。
这似乎验证了一种比较的说法,某人拾到一只名贵手袋,如果是在欧美,就在30岁以上的女人中找失主,如果是在亚洲,则是在30岁以下的女人中找失主。的确,奢侈品在亚洲受到的追捧比在它们的故乡欧美更热烈,尤其是在年轻白领中。那么他们对自己的这场奢侈恋爱是如何看待的呢?
爱上奢侈理由之--为挣面子
人物出场:FLORA
外企职员26岁
月薪透露:5000元
奢侈宣言:不奢侈,你就是异类
我在一家外企工作,周围的同事大多很重视穿着,说白了,就是都很看重牌子。尤其是来自香港、台湾的同事,对名牌货更是青睐有加。耳濡目染,公司里买大品牌的人(以女性为主)越来越多。兰蔻的口红、SK-II的面膜、CHANEL的香水、TIFANY的饰品、PORTS的套装、DIOR的包包……公司俨然成了秀场。
什么是“名牌货”?就是用买十头牛的钱,买到不用半张牛皮就可以制成的皮包。而对于小白领来说,拥有这些东西的秘诀就是省吃俭用N个月,然后为购置一件带有奢侈标志的东西而刷光卡里的钱。有条件要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买。明知道一个DIOR的包包等于几个月的工资,还是要买。为什么?为面子!在一群被名牌武装起来的同事中间,如果你穿得普通,感觉很怪。现在,早已过了那个大家挤在洗手间里试穿同事新衣的年代。穿名牌不是新闻,不穿名牌才稀奇。“相同的是购买的品牌,不同的是购买的频率。有TITLE的人,一个月买几件;没TITLE的人,几个月买一件。”一位同事这样概括。
爱上奢侈理由之--追求品质
人物出场:叶先生广告人33岁
女友月薪透露:6000元
奢侈宣言:奢侈品就像鸦片,越买越上瘾
我对所谓“大品牌”、“奢侈品”的了解,大多来自我那在咨询公司工作的女朋友。不过,需要提前声明的是,女友并非拜金女。她爱名牌,不是为了面子,而纯粹是追求品质。“一分钱,一分货;高价位,高品质。”女友的口头语。“我花4000多块钱买的裤子,已经穿了5年。”女友常以此来解释自己对大品牌的偏爱。
为了买名牌货,女友也时常要精打细算过日子,“但奢侈品就像鸦片,越买越上瘾,一旦恋上就无法不痴迷,也就无法再适应那些平庸的衣物。”女友自嘲。“不过,辛苦赚钱,不就是为了更有品质的生活吗?”还别说,女友的银子没有白花,LV的手提包、CD的香水、MaMara的套装……这些高价品把女友衬得更有女人味儿了。
前几天,女友看上了一条爱马仕的丝巾。电话那头,“柔软”、“舒适”、“享受”等一系列词从她的口中“涌”出。听得出,女友这次又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