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环保餐具"发展任重而道不远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引言:“环保”是近些年中国乃至全世界曝光率最多的一个词汇,各行各业都在“环保”的主题下,发展着自己的事业。在餐具厨具行业,“循环利用环保餐具”与“一次性非环保餐具”总是水火不容,2006年4月1日,国家对木制一次性筷子征收消费税,税率为5%,这无疑成就了“环保餐具”的另一次机遇,那么,这张“环保”牌是否可以成为商家高枕无忧的胜券,一切还待实践的验证……

“环保餐具”之发展现状: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已经研制出了绿色环保的纸浆餐具,这种纸浆餐具以甘蔗、芦苇、稻草等天然植物纤维为原料,使用中可抗120℃高温油,100℃开水,两小时不渗漏,回收还可再生造纸,填埋可泥化为有机肥料,成为二氧化碳和水,还原于自然,不会污染环境。这种植物纤维性餐具,现在年销售量达500万只。

截至目前,国内环保餐具的产能已经达到150亿只;国内已经出现投资数十个亿专门生产环保产品的企业。

“环保餐具”之发展优势:

(一)客观因素:“一次性餐具”失道寡助

2001年国家经贸委发了三个令,禁止生产、禁止销售、禁止使用,让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尽早退出舞台。

2002年国家对一次性餐饮具进行的监督抽查,抽样合格率为52%;

2003年在河北省对一次性餐饮具进行的国家监督抽查,抽样合格率为43%;

2004年北京市工商局联合北京环保餐具联合组织对北京市餐具市场进行的抽查,抽样合格率为40%。由此可见,一次性餐饮具存在非常严重的安全质量问题。

2005年开始,北京有13家饭店叫停部分一次性用品的主动供应。

2006年4月1日,国家对木制一次性筷子征收消费税,税率为5%。虽然不能够限制一次性木筷的生产和使用,但是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引导消费和节约木材资源。

(二)主观因素:“环保餐具”得道多助

绿色“纳米”饭盒克服高成本

中科院广州化学所与广重集团签署3300万元的协议,以“纳米技术催化二氧化碳合成可降解塑料”推动纳米材料饭盒的产业化。纳米材料饭盒每个的成本不超过8.3分钱,接近传统发泡饭盒的成本(8分钱),克服了环保饭盒的高成本问题。有专家认为,新型快餐饭盒如果被接受,将拥有高达350亿元的巨大商机。

品牌企业成“环保餐具”拥护人

高档就餐环境和品牌企业都在使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餐饮具,像洋快餐麦当劳、肯德基,中国的丽华快餐以及各种方便面碗,都在使用安全环保的纯塑料餐具和各种以天然材料为主的纸质餐具,这已经是大势所趋的潮流。

深圳餐饮业首现“环保餐具包”

深圳桂园街道从2006年4月开始,先后在嘉宾西路、松园西街、红桂路和书城路四条以饮食为主的街道开展试点工作,积极创建“循环经济示范街”。不少餐厅张贴了“保护绿色环境,拒绝一次性餐具”的倡议书,而且还实行了“不用一次性碗筷少收一元”的措施。这些措施不仅没有影响客源,反而吸引了更多顾客光临。现在,四条街道近百家餐馆已基本停止使用一次性碗筷,改用可多次消毒使用的环保餐具。

相关新闻链接:

餐具消毒规范出台有益开发餐饮市场

纸质餐具取代塑料餐具成大势所趋

“环保餐具”之步履维艰:

鲁东大学宋立娥老师表示: “消费者对消毒餐具的不信任,加之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一种物美价廉的环保餐具可以替代一次性餐具,这就给‘环保餐具’替代“一次性餐具”带来挫折。要想真正实现‘环保餐具’的覆盖性市场,除了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餐饮业主加强消毒卫生外,消费者也应该转变消费观念,只有这样,‘环保餐具’才能真正将‘一次性餐具’挤出市场。”

编后语:业内人士预计,环保餐具要全部取代发泡塑料餐具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如果对销售渠道有信心,投资环保餐具的门槛并不很高。

具体分析:

技术设备方面,以纸浆模塑生产线为例,技术专利加设备需要300万元左右,这样一套设备的年产能大约是4000万只。至于配套资金,上述生产规模一般需要200万-300万元左右,这样大约500万元就可以建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厂。

投资提醒:

随着国家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环保餐具的消费市场将很快成熟,这时候进入,就要考虑未来市场竞争中自己的规模及产品种类是否具备优势。在投资的过程中,还要了解原材料来源,尽量做到国产化;把握销售市场;注意利用有利的相关政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