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深圳珠海等繁忙空域飞行间隔将缩小为10公里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本报深圳讯(记者刘启达通讯员湛广、益洲)27日上午,南方航空公司深圳分公司向媒体透露:为缓解飞机空中“塞车”现象,民航空管部门将通过缩小飞机飞行时的间距来增加航班流量,届时,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繁忙空域将得到有效疏导。至今年年底前,广州、深圳和珠海将率先将飞行间隔缩小为10公里,使空中飞行流量增加一倍。

空中“塞车”是航班延误主因

据南航深圳公司负责人介绍,空中流量管制易导致严重“塞车”,引起航班大量延误。流量涌堵主要发生在“三点三线”。“三点”就是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浦东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三线”就是京广线、京沪线和广沪线。

目前,我国实行雷达管制的大部分航路最小间隔为20公里(即在同一高度层,前后两架飞机相距不能小于20公里),终端区和进近(飞机在机场上空对准跑道下降的阶段)最小间隔10公里。

但随着全国飞行量持续攀升,航路、终端区越来越拥挤,针对这一情况,民航总局空管局要求:至今年底前,北京、广州空域(含深圳)进近和珠海终端管制区将率先实现最小为6公里的雷达管制间隔标准;北京、广州空域将实现最小为10公里的雷达管制间隔标准。由于间隔标准缩小一半,空中飞行流量将可以增加一倍。

小资料

飞机只能在固定的航道上飞行,我国雷达管制的航道宽度一般是20公里,在这个宽度只允许一架飞机飞行。但因为航道是一个立体空间,可划分为不同的高度层,相邻高度层相隔600米,允许飞机平行飞。此外,在同一个高度层上,前后两架飞机的间隔也有要求,一般不能小于20公里。间隔越小,同一高度层上就可容纳更多飞机飞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