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包铜嵌宝白玉镯
西安何家村唐代窑藏宝石玉器鎏金包铜嵌宝白玉镯:1对,外径7厘米,内径6厘米。由三段白玉连接而成,玉质温润。白玉外侧琢磨出四条宽凹棱,中起脊线。白玉两端以鎏金铜饰包接,其一装饰四朵突起的云纹,中间镶嵌玫瑰宝石1枚,旁边镶嵌4枚小宝石,另两处为铰链式相连的兽头,双目嵌以绿松石,顶部镶宝石1故,其一中轴可以拉开,便于佩带。
此两副玉镯出土时和玉杯等同放于一银罐内,从器盖墨书可知,当时称为“玉臂环”,这种可以开启的玉镯当时亦称玉臂钗或玉臂支,省称“玉支”。宋沈栝《梦溪笔谈》卷十九:“予又尝过金陵,人有发六朝陵寝,得古物甚多。予曾见一玉臂钗,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仅于无缝,为九龙绕之,功侔鬼神”。唐郑处诲《明皇杂录·逸文》:“我祖破高丽,获紫金带,红玉支二宝,朕以……红玉支赐妃子,后以赐阿蛮”。而《格致镜原》卷55辑此,“玉支”作“玉臂支”。宋乐史《杨太真外传》:“新丰有女伶谢阿蛮,善舞《凌波典》,旧出入宫禁,贵妃厚焉。是日,诏讼舞,舞罢,阿蛮因进金粟装臂环,曰:‘此贵妃所赐’,上持之,凄然垂涕曰:‘此我祖大帝破高丽,获二宝;一紫金带,一红玉支。联以歧王所进《龙池篇》,赐之金带。红玉支赐妃子,汝既得之于妃子,朕今再睹之,但兴悲念矣。”
这两副玉镯玉质细腻温润,加之黄金镶嵌黄白相间,华贵之极。